一个很重要的点:想靠自媒体赚到钱,你需要给大脑安装两个“过滤器”

你好,我是一粒橙。见字如面。

“很高兴,8月依靠公众号,又挣了8k+”

“一个月起号成功,小红书赚钱真的太容易了”

每一个想发展自己第二副业的人,看到这样的标题很难忍住不点进去看。

但是一般看完之后会发现,其实并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看到的“商业密码”。

因为这些都是极其具备说服能力的煽动性话语。

如果这样的内容看多了,会长期霸占我们的大脑,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

而我们可能还不自知……

甚至会让我们觉得,想要依靠自媒体吃饭,是一家很容易的事情。

但是一旦自己开始尝试过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么一档子事,从而并没有足够的耐心去耕耘和收获,也很容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我之前看过一个概念——“空杯心态”。说的是一个人要像一个空杯子一样,清空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被动”接受所有的信息。

空杯心态会让我们的大脑缺少“过滤器”。

而想要依靠自媒体赚到钱,你需要动动脑子,给大脑安装上三个“过滤器”。

第一个过滤器:

过滤“信息”,留下“知识”

什么是信息?

一切你能够接受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信息。

比如微博热搜上出现的那些时事热点,你出去逛街看到的新鲜事,抖音上的搞笑段子,微信聊天框里的表情包……这些都是信息。包括我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些标题,也都是信息。

那什么是知识呢?

所谓知识,就是那些被验证过的、正确的、被人们相信的概念、规律和方法论。

信息有真假、有时效;

而知识有积累、有迭代。

我们需要学习的是”知识“,而不是“信息”。

所以与其一遍遍刷着社交网站,不如静下心来,去读一本好书。

因为互联网的知识都是碎片化,彼此之间没有结构。只有拥有很多知识储备的大佬才能将这些彼此之间没有联系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网络。

我们普通人还是要多读书,因为一本好书它的知识是结构化的。或者去知识付费,上一门系统化的教你做自媒体的课。别怕被割韭菜,它能够吸引你付费,说明它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魅力,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第二个过滤器:

过滤“经验”,留下“规律”

你可能看过很多人如何成功做自媒体的,听得自己热血澎湃,很想照搬模仿。

拿小红书来说,2020年左右,小红书涌现了一大批“知识博主”,“个人成长博主”。她们告诉你,内容一定要利他,封面一定要有醒目大字,甚至四宫格、六宫格的拼图也一度成为了多少人趋之若鹜的模仿对象。

是的,20年的时候,这一套真的很管用。稍微分享点对他人有用的知识,起号飞速。我自己的小红书也是那时候做起来的,现在有7w粉。

但是这种“红利”放到现在,已经过时了。现在你再想依靠这套模式去做知识博主,根本不奏效。

我上面提到的起号内容,就是“经验”,但是这种带有偶然性的经验,放到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来看,根本无法再一次得到成功。

而规律是什么?

规律是能够导致重复成功的。

而具体怎么才能得到呢?我们需要先归纳,后推演。从成功经验中推导出原因,这个过程叫做”归纳“。得到原因后,需要再推演一遍,看这个原因能不能再次推出正确的结果,能不能重复多次成功。如果可以,这才叫规律。

做自媒体的底层逻辑从来不是单个的,我们不要单一地把别人的“经验”当做“规律”,这样只会葬送自己的自媒体之路。


最近有一句话很火,

“女生一定要有点自己的小生意”。

数字游民、自由职业、超级个体确实是当下的红利!

当然你想尝试之前,一定要给大脑装好这两个“过滤器”,

擦亮眼去辨别,沉下心去耕耘,

不说百分百吧,至少80%的人是一定能够靠自媒体赚到钱的,哪怕只是一点小钱。

你我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