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徐志摩选择不离婚



1921年,24岁的徐志摩与16岁的林徽因在伦敦相识。徐志摩很快爱上了情窦初开的林徽因,并向尚在孕期的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

1922年徐志摩与张幼仪离婚,成为民国轰动一时的离婚事件。

徐志摩的绝情将张幼仪逼入绝境,几年后她又经历了幼子夭亡的打击。

从此之后一百年,徐志摩的诗作广泛流传的同时,他对张幼仪的薄情也一直被唾骂着。

那么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徐志摩在他已经发现自己爱上了林徽因时,选择不离婚,他和张幼仪的婚姻一直维系下去,他们的婚姻非常可能又是一桩僵尸婚姻。

张幼仪很可能会带着两个孩子经历丧偶式育儿,守着活寡走完自己的人生,就像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

第一次看到朱安的照片是在鲁迅故居的墙上,黑白的照片上的朱安普通得毫无姿色可言,老式的发型、大脑门、高颧骨、眼窝陷下去。

鲁迅把朱安当作母亲送给自己的一份礼物接过来,却从未打开,他从心底里没有喜欢过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绍兴乡下小脚女人。

她像一个可有可无的影子经历着鲁迅的再娶、生子、去世。

她的一生没有正常的夫妻生活,没有子嗣,没有财产,她什么都没有,只有一个空空的名分,死后可以把照片挂在鲁迅纪念馆的一角。

比较一下张幼仪和朱安这两个民国女子,反而觉得张幼仪是幸运的。

张幼仪离婚后可以想象经历了怎样的艰难和绝望,但她逐渐走出绝境,甚至走向了辉煌的人生顶点。

她创立云裳服装公司,同时出任上海商业银行副总裁,经营管理能力得到认可。并在50多岁时在香港与一名医生结婚。

不是每一个离婚的小脚女人都能像张幼仪一样创造自己的生活,比如同是小脚女人的胡适夫人江冬秀,传说她以死相逼令胡适放弃了与表妹曹诚英的热恋回归家庭。

江冬秀的彪悍做法是传统的一哭二闹三上吊,这样的死缠烂打至惊心动魄的方式对胡适管用,对徐志摩则未必。能把诗写得如此深情纯粹的男人,必有一个偏执的灵魂,对偏执的人以死亡威胁,反而会给他追求的爱情更罩上一层悲情的刺激。

如果徐志摩不离婚,张幼仪成为朱安的可能性要大于成为江冬秀,守着孩子在令人窒息的假婚约中走完一生,还要时不时陷入徐大诗人风流传闻的尴尬中。

所以,我时常觉得徐志摩对张幼仪的无情也是符合一个爱情至上者的选择的,没有爱就白白,不将就不苟且,看起来很残忍,但甜美情爱的另一面不就是残忍的赌博吗?

爱情似乎被披上美好的外衣而歌颂而宽容,其实它只是人类欲望的一种,必然具有人性的阴暗面,自私贪婪不能长久坚守。

鲁迅对朱安是仁慈的,他让朱安继续留在婚姻里,貌似安全,其实残忍地埋葬了她。

而徐志摩的残忍却成就了张幼仪的未来。

女人是以爱为生的动物,面对贫困绝境都能坚韧面对的女人,往往为情所困被爱逼入绝境。爱情是女人的软肋,是一场输赢很难操控的赌局。

愿赌服输⋯⋯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