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舒适圈,为什么还要走出去?

毕业了想回老家,不想去北上广等大城市闯荡。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工作只想做喜欢的,挣少点也没有关系;找不到对象也无所谓,自己一个人还轻松自在,经济负担也没那么大;不想认识新的人,喜欢和家人朋友待在一起,不喜欢“目的性社交”

相信有很多出生于县城或者小镇,考到大城市的学生朋友都会有和我一样相似的困惑。

不想错把受虐当成上进

在一线城市过着“福报”996很上进,在老家做个朝九晚五负责任的打工人,也没有很堕落。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删除


在城市里,每天花费3个小时在上下班的路上,回到一眼能望尽的出租屋里只想倒头就睡;相比在小县城里下了班和朋友去聚个餐,去健身房健个身,陪父母逛逛街,其实也并没有想象中更上进。

选择安逸并不等于混吃等死,不代表就是做个废物,这个社会并不是只有标榜“奋斗”的人才是对社会有贡献。

一个正常健康的社会,年轻人怎么就不能选择安逸的生活呢?

我们选择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舒适,那为什么已经在舒适圈里的人,非要走出去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