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太极学

中华太极学

第一辑

徐怀清//著

目次:

一:《现代太极学》精论

二:太极文化脉系

三:太极学大纲

四:焦作灵泉与[中华太极学]

五:作者简介

  第一篇:《现代太极学》精论

【1】:(妙真太极录)什么是太极文化,太极文化是什么,这关系到时空、世界、人类的本义、本真、本体、本源。许多的人们在为太极的定位、定义犯浑、犯晕、犯愁,其实太极无需去天上找,也不用去在身外寻,只要把自身生命的本真认识清楚了,也就全然明白了。太极就是生命本身,生命的的本源,生命的原动力,是有限的生命阶段,是无限的生命循环。而太极的功能,是每个人自身所具全的,是与生俱来的,原本就有的。人身一小宇宙,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千古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一人一太极。

太极文化其实十分的简单,十分的明了,何必苦思冥想,千方百计去寻求。只要回目内观,无思无虑,自然而然也就把自己看透彻了,真正进入太一境地。这也是[梦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真可谓清者自清,得来全不费功夫。(灵泉太极书院)

【2】:《太极经》

妙真道人 //传

徐怀清 //识

太极者,时空之本源,世界之本体,事物之原动力;太极化生万物,万化归一太极;千古一太极,万物一太极。

太极本体者,一分为二一永在,二合为一二不存;太极独一不二、一性圆融,合而为一是其本性。

太极功能化生两仪。两仪分有无,无极化有,有极归无,有无同体是谓太极;两仪分动静,动极而静,静极而动,动静一体是谓太极;两仪分质性,性以质为根,质以性为灵,质性不离是谓太极。太极两仪者,妙合互证,不离不弃。

太极实质三才基本。太极三才:灵、能、形;宇宙三才:时、空、物;人有三才:神、气、精。三为基础成易道,万物妙化本其宗。太极三才者,见一含三,三权衡立,三生万物,万性分殊。一事三因立根基,太极无三不成体。

太极体系独尊一,一而万亦万而一;混沌是自然,秩序是必然,能量自守恒,循环而不已,生生则不息,圆通、圆顺、圆融之统一。

感天应地有缘机,人得太极自成体,内有三宝精气神,外运三才时空物,灵能形虽全具,太极化生有定数。自神自性自修悟,自身自命自做主,化合三宝恒为一,人身自有原动力,妙得一物一太极,识得太极万事毕,我命在我不由天,运化太极与天齐。(灵泉太极书院)

【3】:太极功夫,在人的生命的应用中,其至关重要的是对人的大脑的开发和利用。大脑,是人的生命的重要器官,一个人的思想的愚昧关系到它,一个人的行为蠢笨关系到它,一个人的为人聪明关系到它,一个人的处事智慧关系到它。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的一生一世就是大脑在决定一切。

人们在社会和生活当中,总需要面对和应付来自各方面的、各种各样的、不同形式的问题和压力。这使得许多的人们,几近于崩溃、或成为神经错乱、或精神病者;而有些人会去寻求各种刺激,用以分心和发泄精力;有些人会把自己埋头到工作当中去,专心一意不去想别的;另有一些人则会从朋友和家庭中寻求帮助,以其释放情绪和分忧。

以上种种,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对于人们的精神的、思想的、意识上的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的表现。这种痛苦和烦恼,实际上都来自一个交点-------人的大脑。而一切人生的得失、成败,其实都是用脑过度、用脑不当,或脑袋瓜子好使、用脑得法所造成的。

在生命太极学中,人的大脑是一个人性情的发源地,是人的精、气、神三大功能中的"神"的总司令,也有称之真主人的。所以,人的大脑劳累点是肯定的,但绝不能胡思乱想、想入非非,无所顾忌。

在现实中能够正确使用自己大脑的人是很少的,甚至于专心关注过自己大脑的人也是寥寥。所以,只知道不自觉的在用脑,却不懂得怎样使用、并如何加以保护和涵养,这是人们的一切灾难和痛苦的总根源。

人的大脑,尽管高高在上,可以一手遮天。但它必竟也是一个部件,是一种有限的功能,是不可以无限度地使用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生命作息的一般规律,也是大脑作息的遵循。根据这种规律我们可以盗得天机而以逸待劳,充分发挥大脑的潜在能力。

人类应用、使用、利用大脑的最高级方法,就是太极无为法。古人有称之为:坐忘、心斋、清静、冥想、虚寂的,这看似无用,却是一种积极的、实际能够做到的最简便方式,是经过科学验证、行之有效的绝妙技巧。它可以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加健康智慧、更加充实完善,更加专注并且很少分神。这就是正念、冥想、专注力的可以激发出有效潜能的实现,也是对大脑的主动关爱、自主保护和开发。您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花一些时间,静下心来、退下一步,意念内观自己的思绪、气脉,熟悉自己当下所处的状态。而后无思无虑,正念纯一,进入无为之境,从而使你在生活里体验更多的专注、平静和清澈。久而久之、无为自然,使其人身的太极能量有序高效的积蓄和发挥。也就是古人所讲的厚积薄发、细水长流、自然而然,大智大慧。

我们每个人的大脑都是自己的,也都是独一无二的,如何应用和发挥,完全是自己自主自利的事。而太极功夫的完成,也是从大脑健康发挥开始的。(灵泉太极书院)

【4】:一切太极功夫,都是无为大法、自然天成,不能刻意追求,不能有意练功,不能后天使作。产生什么就是什么,练出什么,就是什么。真正的太极本能就是先天太极动机的发挥,形成的所有的步法、手法和身法,乃至于各种方法和技艺,都是自动形成的,不是人为规定的,不是你要怎样就怎样的。很多市面上的武术拳艺、魔术文艺,不过是对前人太极功夫的动作、举止、行为和方法的总结和归纳的编排。这是有为法的初步,一旦内在的太极气机被加强、被打开,得到充分的发挥,很多东西是本然自动慢慢演化出来的。不用你去管,也无法管。比如:语言演讲,有人几十年说话都是很木讷的,说出来的话生硬难听。而一旦功夫训练得法,说起话来如此轻松自如、不加思索,头头是道,句句在理,判若两人。比如:看古书原著,如临其境,如同其心,微妙绝伦。其实任何成功的著述,都是在作者的太极高功天状态下的自然而然的完成,其中许多的精辟的论断,你可以一看就懂,一看就会,心心相印,事事透彻。但当你依其方法去做,又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因为,各人的功夫差异太大,不具有这种太极功夫能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也只能是望洋兴叹。

真正的先天太极功夫都是自主演化,自动生成。自然、随意,天真浪漫,浑然天成,滔滔不绝,连绵不断,无休无止,圆中套圆、万千圆融、圆通圆满的。

历史上的古先天太极功夫,本身就是自动演化,无穷无尽,若滔滔江水,流淌自然,而不是刻意经营或者后天着意安排的。后天的思维和有为意识,在先天太极本能功夫生成后,是必须要让位的,不能再动用后天大脑的逻辑思考和有意而为。这时的大脑是彻底休息、放松和无为的。我们只要看谁的动作行为表现的最自然,最圆顺,最和谐,最飘逸,却又法度森严,进入了天真浪漫却内涵严密的境界,是太极功夫的最佳展示。(灵泉太极书院)

【5】:灵泉•【太极印】------中华太极文化绽放的一朵奇葩

徐怀清//撰稿

太极文化,从伏羲皇始画太极八卦、形成了完整的太极理念,至今一脉传承也有八千多年了。太极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本源、灵魂和精华,这早已经是人们的共识和遵循。

何为太极?有人认为太极是一种文化,有人总结太极是一种理念,也有人以拳为表达形式而称为太极拳,有人以内丹修炼可证得人身太极实际,有人以科学方式可取得太极能量物证------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常会不自觉的一激灵、深有感悟、豁然贯通,确实能感受到一种无限的慧力,从虚空中而来,充满了我们的身心。这种无形、无色、无声、无味的太极能量的显示,或使人有所体悟、或使人有所警醒、或使人深刻畏惧、或使人以此感动、或因是而不断成长、或由此而得到更生。

时空之中真的有一种无限的、浩大的力量在充满、在运行,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正是这种力量的规度,牢牢地把控着我们的世界,掌握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命脉和人生,并推动着生命的、社会的、物质的、精神的、智能的不断发展、发挥、交换和更新。这种力量的本质,古人称之谓:原始先天真一祖气;或者将其本体称之为:总天地万物的本一。这也就是现代科学所探索的时空的本体、世界的本源、事物的原动力。正是如此之动力,成就了华夏历史八千多年传承的太极文化的基因和根本。我们定义它的名子、并习惯称之为:太极真气、太极本体,或太极之道。并且早就认识到:千古一太极、万物一太极、物物一太极、人人一太极。

为了弘扬、发展中华文明八千多年从未间断的、并仍充满生命活力的太极文化。有识之士不遗余力、竭尽智慧地完成了《现代太极学》的著述,并依据《中华太极学》的<太极思维方式>、<太极原理法则>、<太极功夫实修>、<太极能量发挥>的精华凝结,创制出了太极文化百花园中的绝妙奇葩-------灵泉•【太极印】。

(焦作灵泉太极书院)徐怀清//微信号:XHQ001133

第二篇:太极文化脉系

中国第一文化

中国根脉文化

太极文化脉系(略论、初稿)

徐怀清//著

目录:

01:引言

02:太极文化的基本内涵

03:太极卦的生成

04:太极易的演化

05:太极道的传承

06:太极仁学

07:太极文化与佛家

08:太极理学

09:太极文化的哲学体认

10:太极文化与科学

11:结束语

        01:引言

中国文化根深蒂固、源远流长,是一个有着厚重文化积淀的庞大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很显著地有一条主脉贯彻上下,这就是太极文化,这就是中国文化的源泉和脊梁。

太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脉和主流,是华夏民族八千年群体意识的标志和心性维系。太极文化始于伏羲画卦,得易之传、道之尊、儒之崇、佛之融、、、如参天大树,荫及万代,而后经哲学的归纳、科学的佐证和人们实践的身体力行,不断得到长足的发展和光大。她是华夏民族生存的导引和护佑,在东方人的深层意识中打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在世界文化中,可谓独树一帜、盛衰永继。

        02:太极文化的基本内涵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其基本点有三个方面。

哲学归纳为:其一、太极本体是独一不二的,无论是大时空或是微粒子都无不如此,而这个本体是体系的、系统的、统一的、合一的,是一而万又万而一的无限有界的存在和循环。

其二、一分为二是太极的基本功能,而法则是:一分为二一永在,二合为一二不存,因此,太极是大无碍、大圆通、大通顺、大循环的统一体,所以,太极两仪俱三才。

其三、见一含三是太极的实质,太极是整体的、实体的、是三维立体的、是三生万物的,太极无三不成体,太极万化合而一。

由此,太极文化海纳百川乃为大,化合天下乃为一,正如古人对太极的定义为:总天地万物为一体是也。

      下面我们着重谈一谈太极的基本定义。

我们对太极的定义,主要是依据太极卦学、太极易学和太极道学,并结合现代科学,全面、综合地得出结论,认为太极是时空的本体、世界的本源、事物的原动力。

太极先天卦的生成:表明的是一画立太极,二画判两仪,三画定乾坤,八卦类万物。太极八卦是完整的宇宙体系,是系统的、统一的太极时空体,是万物一太极也一物一太极系统理念。

太极易学,是太极先天卦的展开和发挥,首先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生生不息、循环不已、原始返终的时空运化原理,表明了太极化生万物、万化归一太极。

太极道学继承和发展了易学的精髓,指出“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太极"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太极立三极”是太极实质的基础。

现代科学以物质体为基础,证实了“质、能关系式”的统一和能量的守恒。是与太极能量场不谋而合的。

古人对太极的定义主要有:总天地万物为一,或称之谓混元一气、原始先天真一祖气、、、等。《列子·天瑞》:“夫有形者生于无形,则天地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循之不得,故曰易也。”以未见气时为太易,气初为太初,形之始为太始,质之始为太素,气形质浑然一体而未分离的状态称之为混沌。这个混沌之物即气,气未分的状态即太极。

举例如:

清、 薛阳桂《梅华问答》中说:此祖气者,乃父母媾精时得天赋之一点O,凝结以成人,若无此一点O,不能成胎。此一点0者,所谓太极是也。

盖人受生时,得天赋之一点O以降生,而自立太极。此大太极分出之小太极,所谓“一物一太极”者是也,修成了金丹,则复还此大太极也。

然无极太极,物物一太极,虽有诸名,实为一极,盖一本而分万殊,万殊而具一本。人身,一天地也,天地如是,人身亦如是。人之受生,从太极中一点0而来,今则仍从太极中一点0而去,逆而修之,即所谓返还之道,此无上上乘之秘旨。

张三丰《大道论》也指出:今专以人生言之,父母未生之前,一片太虚托诸于穆,此无极时也,父母施生之始,一片灵气投入胎中,此太极时也。(父母精血合于太极灵气,三位一体,人之实质存也。太极布妙人得一,人得太极自成体,太极元气有定数,涵养本源谨防失。常人不知内养,出多入少,三寸气断,我将不我,此有极时也。原始返终,本然太极也。)

再例如:

明、 王廷相《太极辩》:

太极之说,求其实,即天地未判之前大始浑沌清虚之气是也。

《道德经》:

太极之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故强字之曰道。”

宋·邵雍:

太极,道之极也。

太极一也,不动,生二,二则神也,生数,数生象,象生器。

问:太极何物也。答:无为之本也。问:太极生两仪,两仪天地之谓乎?答:两仪,天地之祖也,非止为天地而已也。(两仪俱三才)太极分而为二,先得一为一,后得一为二,一二谓天地。(天数一,地数二,合而为三,天地者,万物之父母。)是以一分而为奇偶解释太极生两仪。并认为在人则“心为大极”,在天地则“道为太极。”

宋•度正//《书太极图解后》指出:

然太极本然之妙,初无方所之可名、无声臭之可议,学者之求之,其将何以求之哉?亦求之此心而已矣。学者诚能自识其心,反而求之日用之间,则将有可得而言者。

古人还有太极论说:

虚无本体是太极之质,混沌万有为太极之形。

太极者,鸿蒙之初、两仪未分、天地未判、囫囵世界是也。

太极者,无以存有,有以证无;太极为体,无极、有极为用。

天地以混混沌沌为太极,吾身以窈窈冥冥为太极。

可贵天然物,独一无伴侣,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识,得此妙太极,永乐且长寿。

要知性命之真种非是别物,乃本来所秉先天真一之气,此气视而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非可于一身求,非可于身外寻,不离乎此身,亦不着于此身,在恍惚杳冥之间,藏虚无寂寥之境,含之则为真空,发之则为妙有,不可以言传,不可以笔肖,强而名之,是为太极。

、、、、、、 、、、、、、

由此,我们可见太极文化之一般。

        03:太极卦的生成

太极文化的发端始于伏羲画卦,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伏羲氏是一个王者、一个伟人,也代表了一个时期(大约在八千年前左右),他生于甘肃、葬于淮阳,画卦于神农山下的黄河北岸——孟之津。

《易 传 》有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使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关于卦象的释解曾有过许多的版本,大都围绕着太极、两仪、三才、八卦这个主题,足见太极八卦对于太极文化的贡献是无以伦比的。伏羲氏画卦,一画立太极(太极本体独一不二),二画判两仪(太极功能一分为二),三画定乾坤(太极实质见一含三),太极三易而成八卦(八卦类万物),各卦三爻自成体系(一物一太极),类万物而贯通一气(千古一太极、万物一太极),这应该是最简朴、最纯粹的太极体系了。至此,中国文化有了惊天动地的开端,华夏民族进入了理念的升华和发展阶段。

太极八卦是一个整体、是一个无限有界的大体系,八卦类万物,万物又自成体系,万物成体的必要条件,就是要具有太极的能量、两仪的运化、三才的实质,所以,八卦的卦象是以三爻为基本的,古人称之为天、地、人,也称时、空、物,又代表灵、能、形。其实,常识也告诉我们:一事三因、三因一果、事不过三、三谋为定,三足鼎立、三维立体、三点一线、三力一衡,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三块石头支的稳。因此,见一含三、举一反三的三才文化,方是太极文化的基本,中国文化的精髓。只可惜,我们把太极文化丢失的太久了,我们都被阳阳文化蛊惑了,深陷在阳阳的漩涡中不能自拔,还幼稚地把阳阳当太极,致使太极文化严重缺失。

          04:太极易的演化

太极易是太极卦的展开和光大,古易学有三易之说,一是《归藏》易,太极合而为一;二是《乾坤》易,太极一分为二;三是《连山》易,太极见一含三。三易形成于中国上古的不同时期,有着互为补充的作用,很显然,三易合一是太极易完整的体系。而《周易》是文王、武王为治国的需要而编撰的政治纲领,是太极易的总结和发展,它以乾坤卦象为主线,重在《乾坤》易的传承,表明了天地之间有序可循、有礼可尊,从而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周王朝盛世。 在《周礼、太卜》中记载“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说明三法各有功用,不可偏废。《周易》应该是集<连山>、<乾坤>、<归藏>三易之大成。

大约在黄帝时期,阴阳观念就有了萌芽,这是阴阳文化的开端,而在春秋战国期间诸子百家中的阴阳家又盛极一时,阴阳文化随之普及开来,更有老夫子孔圣人在经历了颠沛流离的战乱生涯之后,对阴阳的不测视为神灵,(易传——阴阳不测之谓神)既有其无奈又感其玄秘,所以,在对易的注释中加重了阴阳文化的元素,为后世的阴阳易、阴阳文化大开了方便之门,但太极的祖宗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05:太极道的传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奋起,太极道独占鳌头,其最具代表性的学说是老子的《道德经》,至今仍辉煌无比,堪称一绝。在这个时期,道家文化是以太极文化为核心的,致使太极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和完善。老子提出了“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并对道的功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道者万物之奥、、、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充分表明了千圣一心、万古一道的原理,道和太极在这里是可以同日而语的。老子还特别表明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著名论断,确立了“三才”是太极的实质和功用的地位。任何事物只有三才兼备才能生存和兴旺,三才是合而为一的,是见一含三的。但在那个时期,懂太极文化的人是很少的,其间孔子就曾向老子问过道,并感叹不已地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是深知阴阳之道的,只有当闻得太极之道后才会有此感叹。)而在那个动荡年代,阴阳文化是占据主导的,战争是要两败俱伤的。于是,老子和他的太极道不得不隐于郊野,自仙自乐。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说说阴阳文化了,阴阳,原本是指物体的向阳的一面“阳”和背阳的一面“阴”的一种普通现象,是有实物指向的、简单明了的。后来人们将其引人卦象,专指阴爻和阳爻的两仪,而随着易学的发展,特别是《乾坤》易被推向了历史的前台,由于乾坤卦象是纯阳、纯阴的,就有了阴阳易说,于是阴阳文化就别出心裁、节外生枝、粉墨登场了,这是阴阳文化的最初来源。而后,两仪就被阴阳取代了,太极也被阴阳蒙蔽了,阴阳不再是简单的阴阳了,一跃而成为了游离在事物体之上的两种对立的不同属性的通用代表了,并具有了至高无上的、神乎其神的文化意义了。

阴阳学说的基本原理,重在表现事物的两种对立的不同属性的相生、相克、互根、互化、互消长,而这种属性的转化在个体事物或与它事物间是普遍存在的,(不是绝对存在)只是用阴阳为借代而加以表明而已,也就是说,阴阳之性不是任何事物本身的特性,而是游离在事物体之上的可以泛指的通性,因此,阴阳是论性不论质的,是可以借体发挥、借尸还魂的,很显然,阴阳是不务实的,是不具有实体意义的。正因为如此,阴阳可以什么都能扯、什么都能拉、什么都能套、什么都能掺和。而牵强附会、指鹿为马、故弄玄虚、混淆视听,就成为阴阳文化的另类特色了。“一阴一阳之谓道”。是儒子们在《易传》中提出来的,并尊崇为神圣,迎合了社会政治的需要。由此,阴阳之道就堂而皇之地走到了社会意识的前列了,成为各阶层文化不可或缺的首选精神了。

那么,太极文化与阴阳文化的根本区别在哪里呢,简单点说,阴阳只是两仪中的性二元,而两仪是三才兼备的,还具有质二元和体二元,是不属阴阳范畴的。两仪是太极功能的表现,因此,《易传》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而不说太极生阴阳,还是很有讲究的。阴阳文化往往是对太极文化的断章取义、篡改和蒙蔽,其实阴阳是有局限性的,是事物局部的、阶段的表现,阴阳文化注重的是事物的对立性、矛盾性、病错性、争斗性、、、只能是两仪的另类特殊表现。而太极文化是大无碍、大通顺、大圆融、大循环。太极生两仪,两仪是大体的,是既一分为二又合而为一的;阴阳就不同了,阴阳是只二不一的,阴阳如果合二为一了,阴阳也就不复存在了。太极其实是一而万也万而一的大一统,是平衡的、守恒的、永存的。太极是不阴阳的,太极如果阴阳了,太极也就成了阴不阴、阳不阳的阴阳怪气了。所以,人们往往论太极而必言阴阳,是对太极的两仪的误会,是不识太极大体的,更是对太极文化的一种无知和幼稚。

虽然阴阳文化可以大行其道,但中国文化的根——太极文化还是不可动摇的,从现象上看,几乎所有阴阳者们在玩弄阴阳的同时都会挂以太极的头衔,尽管是张冠李戴、挂羊头卖狗肉,但太极文化的神威还是不能埋没的。所幸的是,道家历史上太极道的传承还是不乏其人的,历代太极道人可谓层出不穷。所以,学者们称中国文化的根在道家还是明智的。可是,道家的阴阳文化及其装神弄鬼的各种文化糟粕也还是很浓重的,这对道家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上说,道文化几乎是三教九流混而杂之的,所以,是不能等同于太极文化的。

在太极道的传承中,有一种太极内文化,也称太极功夫,是十分务实的。太极功夫不是单纯的武术功夫,也不是舞台表演功夫,更不是政治权谋功夫。这里是指:内养、内炼、内修、内神、内性、内丹、内明、内光的内家功力,也就是太极内文化。所谓内文化,就是关起门来自家所用、所见、所议、所传,是不公开的、不公认的,不被外人所理解、所认同、所接受的,但也不是什么神秘的、玄妙的、虚幻的、不实际的行为,而是真真正正的自己身心作用下的、亲历的、实践的、验证的自身功夫。说通俗点,也就是太极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神仙文化,神仙文化不是简单的神话故事,《汉书·艺文志》上讲:“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游求于其外者也。”神仙文化是太极道的最高层次,也是道士们的终极追求。从理论上说来,就是顺则成人、逆则成仙,也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太虚粉碎、与道合真,真我重现、形神俱妙。当然,这里面有许多的层次及其具体的操作规范,也是养生人士所推崇和身体力行的常用方法,在这里就不多讲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神仙文化由来已久,但凡古之有大成就的人,多在神仙之列,足可见其深远。神仙文化是可与太极文化并驾齐驱的,如果说太极文化重在理念、意识,那么神仙文化就是具体实践操作了。我也曾与太极道人共同探讨过此事,并达成了一些共识。其一,是太极的实有性。太极的实际存在有三个层次:1)是大时空太极,万物一太极、千古一太极。2)是运化中的太极。太极化生万物,万化归一太极。3)是一物一太极。而人身太极是与生俱有的、至死不灭的。其二,太极的具体指向、基本内涵,主要也是三个方面:1)太极的本体是时空的虚无实有,也就是现代科学讲的无限有界性。2)太极的本质是混元之气,是一种能量场。3)太极的实质是时间的灵性、空间的能场和物象的形态“三才”的共存。其三,人身太极的实处、实用及其表现。人在生身前,太极一片虚穆,生身时太极一点灵光落于黄庭,始有胎胞,人的胎胞是父之精、母之血、太极灵光三合一的共同体,至此,人就具有了精、气、神的实质了。其实,人作为一种生命现象,是自灵自化的表现,与单一的物性是大有不同的,人是以物质为基础、能量为动力、精神为主宰的最为灵秀的高级生命,不单是物性的进化,也是太极的特殊恩赐,但人身终究不能与太极等同,人身的太极能量还是很有限的。所以,人的生命也是很脆弱的,如流星划过长空,一闪即逝。好在人是自灵自神的生命,可以主动地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空间能场进行有效的交换和更新,所以,我命在我也由天。而神仙家所与众不同的,是其懂得人身太极的由来和运化机制,采取的是外应内化、添油续命和结胎内息、固本升华的内家功夫,虽不能达到神话传说的那样神异,而充分享受太极的赐予和生命的再造,还是成效显著的。这也就是神仙家们特别注重太极的实有存在及其运化机理的玄妙所在,也可以说是太极实有存在的一种有效的人身验证吧。正如老子所言:“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06:太极仁学

仁学,是儒家的理论核心,所谓仁就是种子、种性,是植物体生命精华的浓缩,仁的形象是两瓣相抱,胚芽居于中,它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共同体。引申为爱,爱是一种特殊的能量在生命体身上的表现,是高级生命的存在和繁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必须说明的是,生命的最初阶段也还是以单细胞无性繁殖为基础的,只有当生命进化到了高级阶段,为了优胜劣汰、竞争生存的需要,才有了明显的两性自然的选择杂交,这就是爱的原始意义。其实,两性的个体也还必须是三才具备的,否则是不可能自我存在的,在这一方面仁学还是比较含混的,为阴阳文化的兴起留下了余地。值得肯定的是,儒家对仁学的补充还有中庸之说,也就是仁的执中用两,左中右、上中下的居中含三,中就是一以贯之,中就是不偏不倚,中就是守中抱一,中就是周而复始、循环不已。这对中国文化的主体就是中,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也是对太极文化的一种补充发展。

从文化表现形式上来看,道家讲太一、太乙、太上,佛家讲皈依三宝、见性是佛,只有儒家是直呼太极的,表明儒家对太极文化还是很看重的。只可惜,儒家局限于社会政治的功利太深,虽然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纲领,终究还是现买现用,不能有大的用场。这为以后的太极理学的兴起埋下了伏笔。

        07:太极文化与佛家

佛家的思想和理念最初是从外域引进的,中国佛学是太极文化的一种成功嫁接,这也充分表明了太极文化的广大包容性。

到了汉朝,儒家与道家其在文化上可谓起色不大,各自又都被阴阳文化所侵染,儒家迎合政治秩序和功利,道家隐于山野以仙求长生,大众的精神文化落于空地,很显然,太极文化是三缺一的。为弥补不足,佛家勇于担当、拾遗补缺、趁势而上,从此中国文化就有了三足鼎立之势。而佛学与太极文化的融合可谓是天衣无缝,并重在众生,众字是三人之合、是你我他,众又有万众之义。从一般意义上讲,道尊太一、儒行两仪、佛是三才的典范。佛讲皈依三宝,而佛、法、僧一体,佛有戒、定、慧三学,且慧而不用,可谓对太极文化的实质把握的恰到好处。佛以众生为佛、普度众生,很是迎合大众心理,佛讲见性是佛、一性圆融,也可谓大道至简。更为显著的是,佛家是不讲阴阳的,所以,佛忍而不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佛家与太极文化的融通和共鸣,这也是佛家为什么能赢得国人的欢迎并有长足的发展的最根本的原因了。但从文化上来说,佛文化也还有许多的自己的丰富内容,是与众不同的,所以,佛文化不可能完全是太极文化,但对太极文化的贡献还是卓有成效的。

        08:太极理学

太极理学是宋理学的核心内涵,是儒学的后期发展的结晶。

在当时,由于佛家和道家的不断扩展,特别是佛家文化的深入人心,儒家大有夹缝中求生存的感觉,而鉴于太极文化的不能彰显,以周子、朱子为代表的一代儒生们,又高举起了太极文化的大旗,大有重振太极文化雄风之势。周敦颐、朱熹借道家炼内丹的“顺逆太极五层图”为蓝本,以易说为基础,充分进行了大胆的发挥,从而为儒家又打开了兴旺的局面。这期间他们对太极文化的发展还是很有成就的。

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一、确立了太极本体的哲学地位。(无极而太极,非太极之外复有无极也、、、推之于前而不见其始之合,引之于后而不见其终之离、、、必体立而后有以用——朱子语) 二、指明了两仪的功能。(盖太极者,本然之妙也;动静者,所乘之机也。动极而静,静极复动,互为其根,命之所以流行而不已也。——朱子语) 三、觉察了“兼三才而两之”、含三为一是太极的实质。(道一而已,随事著见,故有三才之别,而于其中又各有体用之分,其实则一太极也。——朱子语) 由此,太极一而万也万而一,万物一太极也一物一太极。(万物化生,以形化者言也,各一其性,而万物一太极也、、、合而言之,万物统体,一太极也,分而言之,一物各具一太极也。——朱子语)周子《通书》二十二章讲的更是明确:“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至此,太极学说之全貌显而易见,为以后的太极哲学奠定了基础,其对太极文化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

然而,在此不得不指出的是,儒生们出于心性为本的习惯,一方面肯定了太极的实有、实体的存在,又将其归结到性理之上,以理为太极的最终归宿,对其本质、实质还是茫然的,理,是飘飘然的,中看不中吃,所以,只能是束之高阁。当然,这也是历史的局限,是不可以强求的。

再有,就是《太极图说》是以阴阳五行理论为基础的,充满了阴阳文化的气息。不过(图说)中的阴阳是与两仪混同的,并实指为气。朱子曰:“太极,形而上之道也,阴阳,形而下之器也。”(图说·解)“阴阳,气也,形而下者也、、、道即理之谓也”。(通书·解)这与阴阳文化的对立的两种属性还是有所不同,最起码把阴阳落到了实处。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阴阳文化可谓是四处开花,什么都能扯、什么都能拉、什么都能套、什么都能掺和,难怪人们要两仪、阴阳不分,太极、阴阳不辨,阴阳真可谓是神乎其神了,而阴阳的神秘在上,太极也就无所适从了。然而,谁能驾驭阴阳,唯我太极真一。

        09:太极文化的哲学体认

太极哲学是近代人对太极文化的贡献。整体的、系统的专论也有了几种版本,很让人欣慰。但由于哲学大多是学院式文化,一般人很难登堂入室,流行和推广就不言而喻了。

在这里我想表明一点个人观点,就是太极哲学是很严肃和严谨的学说,是不应该与阴阳哲学混为一谈的,因为,太极原理不是阴阳原理,太极思维不是阴阳思维,太极文化不是阴阳文化,太极哲学理所当然不应该是阴阳哲学。现代人由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涉猎甚浅,又顾不上化大功夫去深入,就不负责任地信口开河,把阴阳学说改头换面地拿来当成太极学说了,如此滥竽充数,这是常识性错误,是幼稚和无知的,是要误人子弟的。

太极哲学是太极文化的最集中表现,是太极文化的理论核心。虽然太极哲学仍属认识论和方法论范畴,但重在表明太极的实有和实体性,要全面揭示太极的本质、本性、实质、属性、功能、形态、法则和原理,才能从认识上还太极以本来面目。

        10:太极文化与科学

太极文化融入科学的元素,也是一种趋势,这对太极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着积极的进步意义,毕竟现在是科学时代,我们是崇尚科学、讲究科学、发展科学的,科学也有对于太极文化进行分科研究和提供依据的义务。但科学文化很明显是有局限性的,是不能替代太极文化的。也因为,它们是有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具体指向的。科学是具体的、阶段的、针对性的,现代科学又是基于物质为第一性的,是着重于时空的秩序、规律、规则等时效性结果研究的,并一直延用一种分析、定量、对称、机械的细化方式对待我们的世界;而太极文化是混沌和秩序的大体,是整体性的个体化的群体,是随机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创造性的任其自然的运化。科学可以对质、能的关系有所把握,(E=mcc)但对心性的、精神的把控就手足无措了,现代社会人们狂热地、沉迷于征服和控制,或从科学上驾驭我们周围的世界,而自然的、社会的、个人命运的混沌系统是都在人为的操纵和掌控之外的,我们不管怎样费尽心机,也没有可能超脱太极自然的威力的震慑。如果人类不是实质性的三才均衡的发展,一味单方面的玩弄物质的能量,是要引火烧身的。所以,太极文化可以为科学提供契机和领导,科学只能是规矩的作业者和小学生。

          11:结束语: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探寻中国文化的根源,有追寻到了道文化的、有追寻到了易文化的、、、都不为过,而其实是太极文化将其一脉相承的贯穿了起来;太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脊梁、中国文化的根脉,堪称华夏第一文化而誉满天下。

从实际意义上说,是太极文化成就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品格和灵魂,太极文化理所当然是华夏民族的荣耀和骄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旗帜鲜明地展现自己的文化、标榜自己的文化,是因为,造就了我们的良好的文化,不单是我们的精神食粮,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气脉延续、心灵搏动的劲力及其灵魂的标识。所以,人们从来都有捍卫自己的文化、巩固自己的文化、发展自己文化的本能。

有人说:太极文化从来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真面目的,这是因为太极文化这棵参天大树 ,绿荫撑天,枝杈众多,我们居于其中,自然难识庐山真面目。也如周子所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正是此意。

太极文化源远流长,是八千年一脉相承的,太极文化脉系广大,是很难呈现的。以上勾勒个大概,是万不及一的,也算是抛砖引玉吧。由于个人的学识不足、精力有限,实是不堪胜此大任。还望有识之士多加充实和丰富,使其更加全面、丰满和完善,更加有力地鼓舞和振奋国人之精神。

徐怀清//微信号:XHQ001133   

QQ1295106950

第三篇:太极学纲要

                徐怀清//执笔

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门大学问,它是圣贤之学,是王者之学,是君子之学。它就是华夏文化的根脉、本源、基因的标识-------太极之学。

        从严格意义上说,国学、及其传统文化,从根本上、从源流上、归根结底就是以太极之学为正宗。太极之学形成于中华民族原始共产主义时期的伏羲皇始画太极八卦,经五帝《三易》的发挥、直到《周易》集大成,应该是太极文化最辉煌的表现。这里有一个沟坎,就是春秋战国时期,以[阴阳家]为代表的阴阳文化的兴起。由此,太极易学被阴阳文化绑架了,太极之道被阴阳文化架空了,太极文化在历史中的阶段性失传,以及被阴阳文化的干扰和混淆也是常事。

至到今天,我们的许多学人们,也还不自觉地就把太极文化忘在了脑后,却要用阴阳文化来冒充、来取代,真真的是一种无知和背叛。

        我们本着为中华文化的担当、为尊重历史、为社会负责、而不误后人为目的,并以严谨的、慎重的学术态度和义务,勇于反对长期以来存在的阴阳文化的横行挡道,以及阴阳文化对太极正性、正气、正义、正道的歪曲、篡改、架空和干扰,溯本探源、以正视听;还太极文化以清明的、纯净的、公正的、公道的、独立主体的唯一道统,回归太极的本然流行、自然平衡、天然循环的大一统的全体的真实面目。

        古人尚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义举,我们何不将太极之心广大、太极之命恒久、太极圣学传继,使太极文化万世显辉明。也只有如此,我辈才能够真正无愧于祖宗、不误人子弟,堂堂正正做一个太极人。

              致:同道、同仁、同学!

太极学大纲   

目录:

笫一章:太极学概论

        第一节:太极学常识

1:  太极学的意义

2: 太极学的定位

3: 太极学本义

4:太极学的三大特性

5:太极学的基本构建

        第二节:太极学传承

1:太极学渊源   

2:太极卦学

3:太极易学′

4:太极道学

5:太极理学

6:太极心学

7:太极佛理

8:太极民俗

        第三节:太极学精义

1:太极经。

2: 太极道真诀。

3:太极精义九图说。

4:太极神数。

5:太极总天地万物为一。

6:千古一太极、万宇一太极。

7:物物一太极、人人一太极。

8:天下不二太极,圣人没有两心。

第二章:太极学分论

          第一节:太极学原理

1:太极思维的三维立体。

2:太极思维的无限与有界。

3:太极认识论的整体不二。

4:太极学立三极:天地人合一。

5:太极学基本原理

          第二节:太极本体

1:太极本体独一不二

2:太极的本质

3:太极的本性

4:太极的功能

5:太极的实质

6:太极的属性

          第三节:太极的运化

1:太极学一二三的生成

2:太极学的两仪  (无极与有极,虚灵与实形,动化与静藏) 一分为二 、 功能活性

3:太极学的三才。(  见一涵三、实质架构)

4:太极三生万物。

5:太极万化归一。

6:无极与有极是太极的终极两仪

            第四节:太极实有的三大明证

1:  现代科学的质能关系式、量子纠缠的太极物证。

2:内丹家的人身太极、生命本源的人身自证。

3:太极文化传承八千年的学理理证。

          第五节:太极原动力

1:太极本然流行。

2:太极自然平衡。

3:太极天然循环。

第三章:太极文化

            第一节:太极文化脉系

1:太极卦学的创立。

2:太极易学的广大。

3:太极道学的发挥。

4:太极儒学的贯穿。

5:太极佛学的借鉴。

6:太极理学的整合。

7:太极本体学确立。

8:太极科学的发展。

            第二节:太极与科学

1:科学是对太极及其事物分科的研究。

2:太极是科学的总体、整体、体系、系统的统一。

3:科学技术是人身太极的心智外化。

4:科学是太极文化充实和发展的有效方式方法。

            第三节:太极与哲学

1:哲学是太极文化的理性升华。

2:太极的实有是哲学的本源。

3:有太极没哲学。

            第四节:阴阳文化的批判

1:阴阳与太极文化的伴生。

2:自然阴阳与苻号阴阳的正定性。

3:阴阳文化是人为的阴阳游戏。

4:阴阳文化的离经叛道。

5:阴阳文化没正性、不正道。

6:阴阳文化的劣根性。

7:现代阴阳文化的泛滥。

8:历史上阴阳文化毁了道家。

9:现代阴阳文化困死了中医。

10:阴阳文化对太极文化发展的干扰。

第四章:生命太极学

                  第一节:太极中医

1:太极医不病    守中抱一。

2:太极医未病    执中用两。

3:太极医疾病    扶正祛邪。

                第二节:太极内丹实修

1:人身太极的再认识。

2:太极内丹是生命本源、人身原动力。

3:古人对太极内丹的贡献。

4:科学与太极内丹的不谋而合。

5:太极内丹是生命的唯一重要。

                第三节:太极功夫应用

1:科学家是人身太极心智功夫的外化实现。

2:艺术家是生命太极本能的超越和再创造。

3:人类的所有才智、才华、才能都出自人身太极功夫的发挥。

4:心正、念正、身正的长恒久、产生太极功夫。

5:专业功夫的太极共生性、万家功夫出太极。

6:太极学理通功夫,太极功夫有学理。

          小结:      太极大道,不离时空、不离人身,而百姓日用则不识,皆因私欲遮障、埋没了本心、自性、良知。太极本一、体一、根一、源一、宏一、纯一、精一、真一、唯一,所以识得一而万亊毕。可人有二心、二性、二意、二分、二反、二混、二化、还有七情、六欲,那一样都是丧命去处。因而古人尚且兴太极,今人缘何信阴阳?可知心病、身病、国病、天病(污染)事出有因。

      (完)

「灵泉太极书院」出品

邮箱:1295106950@qq.com

微信号:XHQ001133

地址:焦作市、宁郭镇、大驾村一街98号(第三讲堂)

第四篇:焦作灵泉与「中华太极学」

        妙真先生//文

  (  一  )    太极文化的辉煌

      中华太极文化,从伏羲皇始画太极八卦,标志了中华先民们的太极理念的成熟,至今也有八千多年的发展史。其间无论是炎黄三易(《连山》、《乾坤》、《归藏》)的发挥,还是《周易》的集三易之大成,或是孔子的《易经》的删定,或是老子太极道的发展,直到太极理学、太极本体学、太极科学和现代太极学的成就,中华太极文化是远古发端的、从未间断的、一脉传承和发展至今的奇迹,这是世界远古四大文明领域的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传承。人们对此应该是众所周知的、毋庸置疑的、获得共识的,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贡献和骄傲、也是世界文化的璀璨光彩。

      时至今日,由于太极文化伴随着太极拳的走向世界,人们对太极文化的发展和太极精神的追求是尤为迫切的。但也不得不承认,太极文化的完善和发展,无论是历史的、还是现代的都是经历了浴火重生的、生死决择的,也可以说是没有涅槃也就没有再生。当我们自觉地正视现实的时候,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现代人们对于太极文化、太极之道、太极原理、太极思维,以及太极应用和太极功夫的真正的实质和精髓,也还是比较陌生的。这从各地的太极学的定位和太极观念、学术、理论上的研究的滞后,就很能说明问题。

      现代人们大多只知道太极文化就是太极拳,而太极拳人对太极文化的承载负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再有就是,人们凡论太极文化、必陷在阴阳文化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用以阴阳文化加以混淆、架空、取代、冒充太极文化也是见多不怪的事。这与太极文化的归根、归宗、归一都是不相符合的,对于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有害的。因而,时代呼唤〔现代太极学〕的重生和问世。

        焦作,素有太极文化故乡之称,中华太极文化发展的重头戏-------陈氏太极拳就诞生在这里。而继太极拳的创立三百多年之后,〔现代太极学〕又在焦作灵泉发扬广大。灵泉现代太极学的研究,对太极理论的重大突破,为太极文化的纵深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二  )    "现代太极学”的发端

        位于焦作市新区向西十余里的「灵泉湖」大型湿地,是正在建设中的焦作市最大的环保公园。这里有古寺院「灵泉寺」、古庙宇「龙王庙」、古书院「集贤书院」等遗迹;历史上更是古商王朝的重镇,现有府城遗址为证。这里以水的清秀著称、以泉的灵妙闻名,历来不乏文人学士在此汲取灵感著书治学。而值得荣耀的是,「中华现代太极学」的发祥地也诞生在这里,它给灵泉圣地更增加了光辉。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这里是修武县农业大学的所在地,农大与灵泉知青农场隔河相望,还有修武县水利局在这里建站管理地表水。徐怀清先生就是当时农场的知青。由于这里有著名的灵泉吐玉和清澈的湖水荡漾,方圆附近的不少文人雅士时常聚集于此谈天说地。而以水利站人士发起,农大几位老师的参与,并有向东不远的「五七干校」里有几位老人也常来常往,由众学者相聚,俨然形成了一个自发的"太极文化学社”。其间谈论中,太极文化是一个私下经常讨论的话题。于是,徐怀清先生在此传抄了许多的前辈的太极文化手稿,悉心探究、慎思钻研。并依据前辈流传的《太极经》、《太极道真诀》、《太极神数》、《太极八十一图谱》等珍贵资料,历时四十余年的酝酿、整理、诠释、发挥,终于完成了「现代太极学概要」。这是灵泉水的感悟、是灵泉故土的启迪、是灵泉书院的神助,也是灵泉人的心血的结晶。

      太极文化是一种广义的应用文化,它渗透在人们生命的、生存的、生活的各个方面。而太极文化的理论基础是太极学说,太极学说的核心内涵是太极原理,太极原理的根本认识是太极思维。太极思维的形成,是中华太极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实践、认识的结晶。因此我们说:太极之学是一门大学问,它是涵盖、总揽、统领、贯穿各历史时期、各领域文化的核心和纲领。太极之学是圣贤之学,是王者之学,是君子之学,是华夏文化的本源、本根、本基之学。中华传统文化、文化之魂,及其国学、国学之精髓,从根本上讲、从源流上说、归根结底也就是太极之学。

          但在当下的许多学人中,对传承了几千年的太极文化是不甚理解的,又对现代太极学知之更少,对太极学的基本概念也还是含混的,并以讹传讹,借传统的阴阳文化、阴阳学说用以冒充和取代太极学,这是太极文化的失落和失传。而「现代太极学」的完成,填补了中华太极文化传承八千多年的与时俱进的现代太极文化理论的空白,为太极文化的健康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简介:徐怀清。男,63岁,河南焦作、宁郭镇、大驾村人。高中学历。

太极文化学人,(妙真)太极道传人,现代太极学的倡导者、发起者和著述人。

根据前辈的研究成果的总结和发挥,基本完成了《现代太极学》和《中华太极学》的著述和定稿。

中华太极学:包括《太极易学》、《太极道学》、《太极理学》、《太极本体学》、《太极科学》。

现代太极学:主体内涵有《太极学说》、《太极原理》、《太极思维》、《太极认识论》。具体的论述有:太极的本质、太极的本性、太极的实质、太极的功能、太极的属性、太极的形态、太极的法则,等等内容。

灵泉妙真太极:包括了《太极中医》,《妙真太极道》,《太极功夫系列》,《太极内丹通论》,《灵泉妙真文集》等内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142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98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068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8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99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71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90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32评论 0 27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274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88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49评论 1 347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78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79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2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96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43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4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