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回家手机提示快递柜有待取件,想到可能是久盼而至的祈愿猫送达,迫不及待扫码取出,颜值正义,不得不服。打开包装纸,首先印入眼帘的是:胖胖的标记“招财”二字的软萌猫咪,圆头圆脑、敦实可靠,明知是假,仍不由伸出食指轻轻戳动。扮猪吃老虎首席无疑,卷翘的胡须,配合眼球的转动,眨呀眨,迷惑每一个与它正面对决的人;赤诚袒露的雪白肚皮,难得勾手的甜蜜。启封,内容物“五彩斑斓“绝非浮词,红色祈愿猫预示福星高照;黄色祈愿猫吸引金运加持;C位蓝色祈愿猫学霸非你莫属;粉色祈愿猫纠缠良缘万来;金色祈愿猫命中喵来运转。
许久未曾踏足文具店,那是儿时的造梦小屋,新款书封,谁不曾傻傻地拿它去置换同伴正经八百、严整庄重的挂历书套,小孩子的品味就是如此独特,喜欢各种在大人看来无意义、无价值东西。早先读法国作家埃克苏佩里《小王子》有这么一段:大人热爱数字。如果你跟他们说你认识了新朋友,他们从来不会问你重要的事情。他们从来不会说:“他的声音听起来怎么样?他最喜欢什么游戏?他收集蝴蝶吗?”他们会问:“他多少岁?有多少个兄弟?他有多重?他父亲赚多少钱?“只有这样他们才会觉得他们了解了他。如果你对大人说:”我看到一座漂亮红砖房,窗台上摆着几盆天竺葵,屋顶有许多鸽子……“那他们想象不出这座房子是什么样子的。你必须说:”我看到一座价值十万法郎的房子。“他们就会惊叫:”哇,多漂亮的房子啊!“大人与孩子的分歧概莫如是,正如诗人们一再咏叹:森林里有两条路,不同的人各走一边;曾经的孩子现在的大人在旅途的初始大家站在同一门槛张望,经过最初的忐忑不安,忍耐未知的恐惧惶惑上路。沿途风景贫乏或靡丽,多彩或灰暗,狂乱或镇静,峰峦叠嶂,雾霭纷呈,一路向前,一向远离,直至归途难返,然后劝慰自己我得皆我愿。而孩子们的天真就在于他们总是能够轻易地戳破大人的虚伪与徒劳,“看,皇帝的新衣。"予人猝不及防的锋利。
说到文具不得不说那些前仆后继、无辜落入“黑洞”的无数自动铅笔们。记得当时那种笔只在县城百货有售,只此一家,别无分号。那里光线永远黑暗,那里门帘永远沉重,那里态度从来傲慢,那里价格从来美丽。每一次去补货,怀着堪称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沉重心情,怯懦地“叫醒”售货员,通常他们旁若无人、肆无忌惮地大声说笑。嘤嘤嗡嗡地表达自己想要买一只自动铅笔的小小心愿,卑微弱小又无助,当成功拿到笔的时候简直如蒙大赦,仓皇出逃。向来胆怯,一再补货的原因就在于三年级之前的教室里靠窗第三行座位存在一个妥妥的“黑洞”,它之由来远不可考,却像基因一样耐人寻味,如同所有的校园传说一般,它亦由年级前辈递送而来,与每周一调位置的人们遭遇,不悲不喜,不偏不倚。无聊的我们也曾考察过它是否洞穿二楼,猜测着哪个幸运小鬼俘获自己不慎坠落的铅笔,屡路追查,从无结果,终至不了了之。“黑洞”深谙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具体到“黑洞”,它素来善于吸纳崭新的、“昂贵”(对学童来说)的文具,屡试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