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认为:我们诠释世界的方式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能用健康的方法去诠释世界,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对于我们来说,诠释世界太远,那我们先从诠释自己的世界开始吧。
复盘四月
以我自己复盘四月的经历为例子:
四月初,我很懊恼,我发现我平衡不好孩子和生活,先是急吼吼的一猛子扎在币乎,急于出文发表赚KEY,事实上是文章质量不高,又没有时间精力和大家互评互赞,有时觉得自己是尽力写的文章,自我感觉还不错,满怀信心发链接去各个币乎群,希望能给与反馈,说白了就是希望能给个赞给个评论,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再看自己,文章写的不好,收益低;区块链的学习感觉就没多大进步;想学的英语忙的没时间;给孩子的陪伴太少,又没有质量,更没精力给儿子多些好的熏陶;家务忙的没空做,家里乱七八糟,没有一点干净明亮;跑步抽不时间;急切切加了好多群,没一个参与度高的........这个阶段对自身很不认可,我开始怀疑自己........。写到这里,滋生出厌烦的情绪,厌烦这种故步自封的偏差思想。发现了没有,我这种思想的角度已经错了,我没有成长思维,我看到的都是负面,我开始痛苦的怀疑自己,而不是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用不健康的方法诠释世界的错误思维。
另外一个事实是:
四月,因为三月份21天的集训学习,参加结业考试后,我拿到了硅谷Live的结业证书。
四月,我在币乎写了27篇字(谈不上文章)。
四月,我捡起来跑步,已连续14天,每天标准10里地,我好像看到了能跑半马的希望。哈,有一点光我就嘚瑟。
四月,我践行每日早醒后养生六步骤,已连续14天。
四月,我回看入007时的初心,遗忘的英语浮现脑际,再赋予帮儿子启蒙的意义,跟着途正杨妈已开始。
四月,我意识到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不可逆的,虽焦虑但能转移重心,更多一点去陪伴孩子。陪孩子游戏,讲故事,捉鱼,扣鸟,找青蛙,在玩的过程中,看到柳树我们讲《咏柳》,看到湖里的莲叶我们讲“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噢,有一只猫经过,儿子会冒出“I can see a cat."。去幼儿园接儿子,老师说:“发给你儿子的饼干,他不吃要给你留着。”哦,儿子,我知道你爱妈妈。
四月,有仿徨,有焦虑,有迷失的模糊........
四月,有坚持,有转变,有积极的希望.........
四月,在模糊中摸索,过渡..........
呵,写着写着,格调又变了.......,书归正传,这个角度就积极了,发现问题去解决,用做的事来充实自己。那么这个诠释世界的角度就是健康的喽。
正确诠释世界的方法
问题来了,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们正确的诠释自己的世界呢?
参考得到李翔知识内参“如何摆脱消极的思维框架”,我们由此及己。
第一个方法是书写练习。写创伤经历,是的,写创伤经历的感受是痛苦的,花时间写出自己的痛苦,能够让自己退后一步,重新建构发生的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书写的时候感受自己的感受,花心思分析并找出其中的意义,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自己减压,并能吸取痛苦事件中的经验,这样做的人慢慢的会让自己变的更好。我在上面举自己的例子时,就把自己的痛苦感受写了出来,虽然写的过程很痛苦,但我在感受这个痛苦的时候,也是在关注自己的内心,内心被关注,就少了焦虑多了滋养。
第二个方法是故事激励。通过巧妙的的暗示,将人们的叙述转换到某个特定的路径。比如,我们都希望自己更强大,想做的更好,我们就可以这样暗示自己。80%的大牛在开始起步时都有着笨拙的经历,他们一开始的成绩达不到自己的预期;80%大牛在成长了两年后,发现自己能力各方面的提高,要感谢最开始经历过的笨拙。通过这样的叙述,让我们用成长的心态去看待问题,让我们知道笨拙是都要经历的阶段,这些经历都会成为成长路上的垫脚石,笨拙不可怕,不可笑,一步步走过来,才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第三个方法叫做“做好事,成好人”。就是我们的行为会影响我们的想法。这个理念的来源要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
人们可以通过实践公正的行为而变得公正,通过实践自我控制而变的公正,通过做出英勇的行为而变得勇敢。
比如我申请了当我们组的组长,当我站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我会有责任感。本身就有对链接大家的渴望,会让我更愿意更主动去勾搭;会想着把我们组的氛围,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出来。想着增强我们组成员的凝聚力,希望大家能多一些深度链接,多一些沟通交流,多几个能说心里话,一起鼓励着前行的战友。相聚在这里的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七年,既然决定了一起走七年,那么有幸的分在一个班级,一个组,这真是前世修来的莫大缘分。我好怕我们只是蜻蜓点水般的皮毛之交,内心对凝聚的渴求,当我站在组长这个位置的时候,我思想的角度真的就高出一个“小我”的高度。
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思想,在互相促进中,又形成了更可取的自我观念,套用官方语言就是“它能够自我加强,从而引发持久的改变”。如此这般我们就进入了良性循环。
五月已来,一切都是那么的恰到好处,拥抱五月,我们相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