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廉价洋垃圾 松下Let's Note CF-SV7

sv7现役用户。

笔记本是每天使用时间唯一可以比肩手机的电子设备。所以,每个人对笔记本的偏好是非常强烈并且独特的。对比thinkpad,mbp,我觉得松下的sv系列都有很特别的地方。因为这些特点,mbp和thinkpad都在家里睡觉,sv7成了主力。

7f528402609cf64729168e2e38f5f00.jpg

首先,是比较客观的因素。

  • 便宜:我觉得,在看后面那么一大堆字儿之前,这个一定要说清楚:一台在笔记本界绝对算奇葩的传奇松下笔记本电脑,英文键盘,16G内存,带TB3接口的,2018年左右的配置,SV7只要原价的不到1/10,1000块出点头就能happy的玩耍,这是我入手这台SV7最直接的原因,但凡他要2000块,我都会唏嘘一番,然后划走。
  • 12寸的大小:这个尺寸和A4幅面差不多大,还略小一点,因此,10L的书包就能放下,比如迪卡侬的最小的压缩双肩包。
    比如这天霸xs号这里装了sv7,m570轨迹球,两本书,手机和一个充电宝。这个幅面大小,不论是坐高铁还是乘飞机,小桌板都可以轻松放下。什么?你坐公务舱?坐公务舱看什么电脑,踏实睡觉哈。
  • 散热口在左边:我觉得这也是狭窄桌面(例如对高铁和飞机场景)的优化。右侧出风的话,在小桌板上用鼠标就要忍受热风吹手,真是痛苦。出风口放在右边的电脑,我真不知道设计师是不是没考虑过右手用鼠标用户比例的问题。
  • 重量 1kg以下:拿起就走,虽然不能说轻若无物,但是,轻若没有带电脑的感觉还是有的。所以,几乎所有的场合,带上这台电脑,不会儿增加什么负担。
  • 续航还可以:文书工作的话,3-5小时没问题。关掉wifi,时间还可以更长。但是,连无线开腾讯会议共享桌面及录屏,2个多小时就没电了。这个需求是刚需的话,加上充电宝吧。不能说无限续航,但是,免除顾虑还是可以的。
  • 可以放在腿上用。intel的机器夏天没有能放在腿上用的。sv系列突出的电池包,除了拎着的时候可以当手扣,另一个“附加功能”就是可以完美隔热。不过,sv7的发热其实很温和。
image.png

接下来,是主观成分占比较大的内容。

  • 8代CPU够用吗?8代U和主流CPU的性能差距是很明显的。win11下切换程序,加载和切换一些界面古早的程序特别明显(比如total commander,freefilesync),一些实时渲染元素比较多的应用程序,比如新版wps,也能明显感觉有时候有卡顿。但是用起来还算流畅,或者说,着急的时候影响心情,但是,不影响干事情。我的工作流主要涉及:邮件,word,excel,ppt,pdf,obsidian。所以其实对性能需求不大,90%的文档处理工作都可以用office 2016(正版)替代新版WPS,只是可惜了WPS会员买了好多年。草稿,记录之类的事情,则完全在Obsidian里用markdown解决,这也是一个降低对PC性能要求的方法
  • 圆形触控板能适应吗?用画圈的方式浏览看垂直的文档非常自然,配合ctrl shift,横滚缩放看个图片什么的也能凑合,但是做ppt等还是接鼠标吧。我只有在外面不方便用鼠标的时候才用触控板,如果需要处理图片,PPT,或者审阅重要的文档,我会带上轨迹球,不要跟事情过不去。
  • 轻厚本是噱头吗?轻厚本这个称呼,我不想说它比“轻薄本”好,只能说很贴切。因为我的X13 gen3 配的是i7 12代U,夏天使用最深的体会便是:intel这个发热量,做成轻薄本这个形态,不解决烫人的问题就别叫laptop了,放在腿上开机,可以直接BBQ了。轻厚本,空出来的哪些空间虽然客观上是因为使用旧模具,并且为了加装选配的光驱,但是,实际上确实起到了一定隔热的作用。
  • “复古”的外观设计能接受吗?外观设计的喜好是非常主观的因素。SV是一台“社畜”电脑。我觉得松下SV系列的外形(或者说松下古早笔记本的外形)设计定义的就是“工作”这个词。这是一台用来工作和干活的“机器”,跟工作相关的一切能力一应俱全,处处体现着小心思和仪式感。除此之外,一无所有。并且,这个重量和尺寸就是让人在生活之中,可以无时无刻地打开电脑,投入工作。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MBP:从外观就让人赏心悦目,舒适的平滑表面和直线,配置更是优先视听需求,当然机器配置和能力还是一流的,可以在无时无刻享受影音消遣之余,抽个空顺手把工作的事情解决了。
    按说,MBP这种使用体验更容易让人接受。事实也是如此:从接触电脑开始,我一直用windows和linux,但是自从开始用mac,十几年时间,我95%的时间只用mac。但是,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现在享受似乎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无孔不入,并且根本停不下来,相比之下,严肃地学习和工作变得越来越难。
    我现在并不太需要一个能让我随时“玩儿”的电脑,我需要的是一台能够让我随时冷静下来集中精力思考,以及记录灵感的工具。这时候,一台从外观设计到内部优化都只为文案工作的“工作专用机”比一台从外到内武装到牙齿的“休闲娱乐兼工作平台”更适合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