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周老师在《这样读书就对了》一书中把学习力称为定义为“元能力”,把学习能力的检验定义在六个维度:“追问与反思经验”、“分析与整理信息”、“内化与应用知识”、“成长思维”、“批判能力”、“系统思维”,每一个指标下又有三个具体描述。学习的最终归宿,是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有加工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转化为行动力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单纯地可以理解为对“知行合一”的追求。从赵老师的书中,我理解到:这种转化需要将信息划定边界,找到大前提、小前提,适用条件,最终形成行动指南。这个过程将知识、经验与未来的行动结合在一起,慢慢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通过找寻“前”、“因”、“后”、“果”和“适”“”、“用”、“边”、“界”,经历这样一个思辩的过程,我想知识大多都能成为自己的体系吧。
试着用便签拆解下自己现在的学习状态吧。
A1:在“知道”和“做到“”之间有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就我个人而言,现有的状态是好像始终处于“知道”这边,很少能跳跃到“做到”里面去。经常是:这个我看了,这个我听了,这个我读了,这个我也想了,但是行动等于“0”,望着已经达到顶峰的人,兴叹:哎,当初我也想到了……
读了什么想要复述的时候就总是词不达意,加入了N的群体,弄得自己异常地忙碌,一直处于各种转场之中,每天紧张兮兮地追赶着任务,早已忘却的学习的初衷是什么。对待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总想给她报各种各样的辅导班,逼着她参与各种学习。无效的追逐并没有迎来期盼的效果。书读过了,缺没有留下任何的痕迹。
I:我这样才能静下来对所学进行思考,与以往的知识、经验形成链接,搭建知识体系。
A2:行动
——用拆书帮的思维拆解两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可复制的领导力》;
——有效利用读书团队的力量,每两天抛出一个问题,寻求粘性结合点;
——对微信群海量信息进行筛检,用日记记录自己的思考,每周总结,链接自己的当周的知识点。
编外:书还没读完,先来小试下牛刀。有不当之处,也许正好会成为进步的阶梯。
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开始随林晓燕老师(公众号:不读财报就出局)学习“不读财报就出局”,借用老师的话来日日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