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晖杰:你关注的人,决定你看到的世界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的应用,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与人之间的信息差仿佛越来越小,越来越透明,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反而加剧了信息的不对称。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平台让更多用户长时间留在自己的平台上,便利用大数据分析用户的喜好,推行个性化的信息推送,拼命迎合用户的需求,比如你经常关注明星八卦的信息,便会给你推荐更多的明星八卦信息,如果你喜欢看小姐姐唱歌跳舞,便会给你推荐更多不同的小姐姐,久而久之,你每天看到的都是自己喜欢的内容,接触到的都是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久而久之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视野一直局限在自己的熟悉的领域,接触不到外面不同的知识和声音,也就是心理学上“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效应会导致什么危害的呢?局限了个人的视野;性格上容易偏执、自负;丧失独立思考能力。

局限个人视野。在茧房效应下,用户只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而有意无意的忽视其他消息,缺乏对大局的了解。“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同派别、不同家族的知识分子,激烈争辩,争芳斗艳,文化也空前繁荣,形成诸子百家,汉朝以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经历朝历代上千年,思想文化没有大的发展。现代社会也一样,只有善于听取不同的声音,取长补短,才能有更广阔的视野,看到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偏执和自负。之前披露的明星粉丝圈、饭圈乱象就是有力的证明,很多偏激的粉丝听不进别人说一点偶像的不好,甚至多反对声音集中开展网络暴力。

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人都是有惰性的,出于本性,遇到事情懒于思考,喜欢呆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呆在自己的舒适圈不肯出来,只追求自我认同,失去拓展成长空间的机会。

怎么才能突破信息茧房呢?树立自己人生目标;拓展思维,跳出舒适圈;主动搜索,主动学习。

信息时代,我们每天都被打量的信息裹挟,忙忙碌碌,甚至无暇思考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所以,偶尔放松一下,关闭电脑、关闭手机,一个人静静地发会呆,放空一下自己,聆听一下心灵深处的声音,寻找一下自己的人生目标,很有必要。

多读书,拓展思维,建立认知体系。如果每天刷短视频,刷微博、刷朋友圈,仿佛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没有系统化的知识,很容易造成误解和曲解。比如一条微博告诉你“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描写农民的农耕的生活,但熟悉整首诗的人才知道“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才是诗歌的重点。所以,系统化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平时经常收藏一些资料,帖子,教程,然而只在收藏的那一瞬间觉得这些知识是自己的了,过后一般很少去翻阅了,因为我们每天又不断的接收大量新的知识,根本无暇顾及。如果我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搜索,带着问题去学习,去解决问题,这样学习效果会好的多。

满招损,谦受益。保持空杯心态,听取不同的意见,了解不同的圈子,主动学习,才能做更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