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如何看待“教育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项艺术特长”

近日“教育部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两项艺术特长,推荐美育改革”这一话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切讨论。在思考有没有必要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之前,我们要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对知识的热情,对成长的信心,对生命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育属于教育的一部分,同样也应遵循教育的本质。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去思考应该培养孩子什么艺术特长,而是应该思考怎样去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更好的人。那么,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二是掌握一定的生存技能,三是挖掘孩子的兴趣爱好(其中就包括了艺术特长的培养)。


一.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1.规律作息:早睡早起


2.良好的饮食习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3.坚持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使人快乐。


4.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刷牙等,有一个健康的身心


二.掌握哪些生存技能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人的一生,很多习惯都是幼儿时期养成的。人总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样当有一天父母应该放手时,才不会过于担心,孩子也不会过于恐惧。


2.参与家务,培养责任感


不要总觉得孩子还小,什么活都不做。让孩子力所能及的做些家务,主要是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让他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义务帮家里分担一些事情。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对他成年后建立新的家庭也大有好处。女人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男人能烧一手好菜,有助于家庭和谐。


三.怎样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爱好上要动静结合,有愉悦身心和获得自信的特长。男孩要通过运动项目培养勇敢、毅力、责任担当,通过科创项目发展动脑动手、深度思考、乐于创造等品质;女孩要通过舞蹈、琴棋书画等发展审美情趣,通过阅读、旅游、科学人文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具体有以下方法:1.尊重孩子的选择,充分和孩子交流沟通


2.家长要善于观察,在发现孩子喜好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3.在孩子感兴趣的方面加强引导和投入,大力支持,持续投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