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我在看【圆桌派】,主持人窦文涛提出了一个困扰了中国大部分孩子的问题。
为什么家长总是在外人面前贬低自己的孩子。
网友抱怨:可能我年纪小,父母认为我不需要面子。
犯了错误,不是静静地批评,而是逢人便说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错误。所犯的错误往往是家长们之间的谈资
还有就是对外貌的持续攻击。
高中以后,由于生活不规律,身材逐渐臃肿。这是家长取笑的点。总是有意无意提及此点。就好像肥胖的人没有未来。抓住这个点尽情嘲笑。你的反抗在他们眼里就好像是无病呻吟。就在昨天,我母亲跟我父亲说的一句话像一把钢刀一样,深深地扎进了我的心脏:
他没有这么脆弱
这种毫无尊严的爱,是我们大多数人童年记忆。父母的爱是真的,孩子的委屈也是真的。
毋庸置疑,父母为孩子付出的一切是出于爱,期待他们能尽快改正错误,变得更加优秀。
爱的方式,有时却演变为成长中的痛苦。
文学家蒋勋曾说:“我们有时候不知不觉在限制孩子,甚至以爱之名,因为爱太伟大了。
在一则新闻里,一个小孩偷拿家里的钱去买漫画卡牌。父亲拎着孩子到卖卡牌的报亭门前,让孩子受罚。他气的是孩子偷钱,也生气店家明知道不对劲,还把卡牌卖给孩子。先是当着路人的面,抡起棍子要打。被制止后,强制孩子当街跪下认错。面对大家的争议,父亲说这样惩罚“既可以让孩子记住自己的错,又可以让店家长教训。”父亲没办法对店家表达愤怒,转移到了孩子身上。街上人来人往,无数双眼睛盯着被罚跪的孩子。简单粗暴的责怪打骂,无视自尊罚跪,真的能让孩子意识到错误吗?父亲解释,当街下跪,是执行管教孩子义务,总比放任不管的好。他的回应,也无意中暴露了很多家长的思维方式。
我认为、我觉得、我是为你好……
这些父母们“想当然”的教育方式,被“亲情”与“爱”的名义包装。
当众的责骂羞辱,和没有自尊的玩笑,就像一条永不愈合的疤,永远留在身上。
就如华少在{我们长大了}中所说:教育小孩时,不要因为动机的合法性,就忽略途径的正确性。
教育孩子之前,请好好保护他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