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会表达有多难?
前段时间,有个同事过来问我:你有没有比较好的提升控场能力的方法?我想学习一下,我觉得我在大场合就讲不好话,说的没逻辑,表达也不清楚。
我问他:你到底是想学习控场技巧还是想学表达技巧?
他说:我更需要学表达技巧吧?我其实觉得我常常抓不住别人说话的重点,我理解的和别人说的就是不一样,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有没有好的方法?
我问他:比如呢?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抓不住重点了?
他想了半天,也没有说出具体的一个场景和例子,我就知道,他可能自己都没有想清楚,自己要问什么……
那么要如何说,说的生动易懂?如何问,且问的到重点?有一个很实用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02 一个超简单的技巧
有一段话是这样写的:
假如你听不明白别人在说些什么,就应该而且有必要请对方给你举个例子。如果他们举不出令你满意的例子,那么你就可以怀疑,是不是他们也搞不清自己话中的意思呢?
许多人总感觉自己对概括性的话很难理解,尤其是那种高度抽象的概括。但是,如果对方将这段抽象的叙述,通过举例的形式表达,你会发现,抽象的叙述已经被形象地描绘出来了,而你也更容易理解。
所以说,要想表达的生动,就请举个例子。
尝试养成一个习惯——表达任何观点的时候,都举个例子。如:
这几天武汉的空气实在是太糟糕了——汽车挡风玻璃上一层灰,拿布用力擦都擦不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很好看——夜里的海面漂流的镜头,就像梦境一样。
你做的炸酱面真好吃——肉丁已经完全浸透了酱香,闻起来就让人口水直流、想连吃三碗。
……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听到的一个案例:
朋友在被教练辅导的时候,她问教练:“我总觉得自己最近的学习进度很慢,不够聚焦,也没有突破,所以我内心非常着急,我不知道这是正常现象还是不正常的。”教练听了之后,问她:“能不能举个例子?有没有具体事件?”于是她说了几个零散的案例,但是都没有能够表达很清楚。
直到几轮对话之后,教练跟她说:“你现在的状态,应该就像是正在生长的竹子,这个阶段是向下扎根的时候,也许过程会很漫长,但这是你汲取养分的最佳时间。等到春天,万物复苏,你向上成长的速度一定会比其他植物快很多倍。所以不要心急,你这是积累的过程。”
朋友听完后,拍手称赞到:这太像我现在的处境了!这个比喻真的太鼓舞人了!
通过朋友转述的这段对话,我有一个很大的感触,就是如果一个人在表达时会举例子、擅长用暗喻,他的表达就更容易让人理解。

交流沟通的时候举例子,是将对话场景化,因为人天生就偏爱图片、动画、视频等带有场景的事物,举例说明更能将听众带入。
要注意的是——举例时应该精挑细选,目的是把你的概括性陈述说得更生动、更易懂一些。
而聆听时要求对方举例子,也是让自己能通过案例进一步了解事件背景,找准关键信息,避免过多“猜测”。
所以当听别人表达一件事情,如果他只说观点,请你适时的问“能给我举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