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谈到了管理者如何珍惜并且管理自己的时间,这篇我们继续探讨管理者如何像工程师一样高效管理自己的组织。
大部分的经验来自《原则》这本书,以下是我的理解和建议。
管理者要想高效管理自己的组织,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以正确的视角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去管理,二是正确处理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先说第一个:管理者以正确的视角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管理自己的组织
这里的组织指的是公司,机构,或者团队,甚至项目,是有特定目标,需要管理者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组织和管理,取得目标的这样一个团队或者集体。
管理者需要做这样几件事情:
1)从高层次的视角俯视组织这部机器
高层次视角指的是站在高处和远处,从大局和整体入手和观察自己的组织,如同从外太空看自己居住的地球,从这个绝佳角度,管理者会看到大陆、国家和海洋之间的联系。
拉近镜头,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细节,可以近距离看到自己的国家、城市,街区,最后到自己身边的环境。从这个宏观的视角,管理者对事物有了比仅围着自己的房子打转更深刻的洞悉。
2)不断把结果和你的目标进行对照
组织是有目标的,管理者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保证目标被实现,所以必须经常在努力达成目标的同时,对组织这部机器(人和设计)进行评估,因为这些评估能告诉管理者机器的运转情况,只要发现机器有问题,就要进行诊断,了解是设计不对,还是员工未能恪尽职守,然后去解决问题。
3)把自己当成组织(机器设计和维护)的工程师
出色的管理者应该是组织这部机器的工程师,能够设计这部机器,同时也保证这部机器能够正常运转,在适当的时候对机器进行诊断和维护。
出色的管理者还能够开发出量化工具来评价每个独立的机器部件(最重要的是人)和整部机器的运转情况,不断对设计和人员进行完善以便更好发挥作用。
这个过程中,管理者不是随意而为,而是心中装着机器运行的因果关系,系统地进行维护改进,管理者还要非常关心与此相关的员工,不要因为员工出现的问题影响机器的持续改进。
4)制定量化评价工具
量化工具能够提供数字,这就如同机器仪表盘上的显示报警灯,一旦有意外发生,就会产生报警,让管理者或者工程师意识到有问题发生,从而采取合适的行动避免危机的产生。
同时量化的数字还能帮助管理者判断这部机器的健康程度,和距离目标有多远,从而对整个组织的结果产生正确的判断。
5)要注意别把精力过多用于应付各种琐碎事务和突发事件,而忽视组织这部整体的机器
这点和上文提到的有关系,主要指的时间管理,优先级管理,管理者要想把视角放的高放的远,就不能把时间过多放在琐碎事物上面,否则就会不可避免的忙碌不堪,最后没有时间照顾整个机器的运转。
再来说说第二个:管理者如何处理在管理组织这部机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有个前提,处理问题只服务一个目的 —— 高效的运作机器以便更快的达到目标。
在这个前提下,做以下几件事情:
1)把经历的事情积累成案例
对经历的事情进行分析,思考它属于什么类型的案例,应适用于什么样的原则,这是处理问题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帮助在将来处理类似问题时省时省力,尤其是当组织不断扩大的时候,因为这样能帮助其他人做正确的事情,帮助他们更高效的解决问题。
2)跳出案例层面对问题分析和解决,在机器层面产生通用经验
在案例层面分析和解决是微观管理(管理者是在做手下员工该做的工作),要在效率层面产生影响,就要走到机器层面抽象出通用经验,弄清楚事情应该怎么样才是正确的,并探究为什么没有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如果组织层面产生类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
举个例子,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睡眠不好,这是个具体的案例,解决的话,可能要从睡眠入手,但从整个身体这部机器来讲,这远远不够,可能还要考虑整体健康,从体育运动,饮食,生活习惯等入手解决整部机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会取得长久的效果,保持健康。
3)规则和政策,要服从背后的原则
每个组织都有运作的规则和政策,有的和流程相关,有的和人员管理相关,只有这些规则和政策服从背后的原则,组织的决策流程,问题解决流程才会有一致性,否则组织内部会产生很多个例,特殊案例,这些案例多了就会把组织带入混乱。
这里所说的原则是组织价值观的延伸,是组织前进道路上决策和处理问题的操作方法,指引所有人的行动,是为了保证组织能够达到目标,而必须所有人都认可的约定,这些原则有例外的空间,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可能。
为了保证原则能够公开透明,管理者需要对这些原则以及相应的规则政策提供良好的解释和指南。
最后,提一下管理者一不小心可能会犯的错误 —— 忽视了管理、微观管理和不管理的区别。
管理:管理者重视协调,而非亲力亲为,就像乐队的指挥,他们并不演奏某个乐器,却能指挥整个乐队演奏精彩的乐章;
微观管理:事无巨细向下属交代任务,无原则和理由干涉他们做事情的思路和过程,甚至替他们完成任务;
不管理:员工在没有管理者的监督和参与下独自工作,没有目标,失去跟踪,有时候结果事与愿违。
在了解了区别之后,管理者需要做的是:
1)做好管理,也就是把员工管理好,让大家各司其职去完成任务并定期检查他们完成任务的情况;
2)必要的时候,“下沉”去做本不该自己做但下属做不好的工作,但是这种“下沉”的工作越少越好,如果太多,管理者就要思考是否需要给员工培训或者员工不胜任的问题;
3)把管理不好的领域提交给上级管理,这个不能太多,否则就说明管理者自身存在能力问题,但是如果真的有这种问题,做这件事情是有必要的,因为这也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方式。
总结一下:要想管理好自己的组织,管理者不但要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时间,还要选择从正确的视角,采用不同的方式,以合适的身份审视诊断解决组织的问题,像个工程师一样,设计并维护好自己的机器,只有这样,组织才能正常健康的发展,并且高效率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