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心理学工作者要学会做社会服务工作

科学心理学来自西方,产生于1879年,以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任何一门科学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顺应时代的需要。最初,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们,走的是心理治疗的路线,心理咨询师又叫心理医生,求助者是病人。他们建立了心理疾病的治疗模式和体系,为人类心理健康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后来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和罗杰斯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们开始走向关注求助者的潜能和人性,走向了心理教育和科学普及的模式,服务的人群扩大到所有人,到了塞利格曼为代表的积极心理学诞生,开始了为人类幸福生活服务的探索。心理学传入中国,发展道路很不平坦,开始是照搬西方,后来又转向前苏联,改革开放之后,在港台心理学者们的影响下,意识到要走自己的道路,开始了本土化的探索。我们国家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党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心理学工作者责无旁贷,要从过去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模式转型到心理学科普和社会服务的模式,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保驾护航。我们要走出院校,走出实验室和自己的工作室,走进社区、企业、学校和机关单位。找准社会心理服务的契入点,满足人民的需要,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学思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棵树 雕一个人 木头人啊 木头人 你是不是恨他 恨那个把你雕成人的 那个木匠 一 二 三 啊 一 二 三 木头人...
    黑言阅读 262评论 1 6
  • 工匠宇航阅读 88评论 0 0
  • 青峰寂影步彷徨,思绪无端念梦蔷。 情寄玫瑰何处送?空留手掌满馨香。
    醉千霜阅读 422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