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咸豆腐脑

    做豆腐脑所需的材料很简单,却又很讲究。首先要提前在清水中泡好半小盆黄豆,既不能泡得太过,又不能泡得太轻;究竟何种程度算合适,我也不知道,大概是等它们膨胀饱满时候就好。

    陪母亲一起提着泡好的黄豆去磨豆腐脑,是我童年的一大乐趣。磨豆腐脑需要小型石磨,石磨通常架在木架上,木架常在水井边;石磨分两部分,下面是一个石盘,周

    边是一圈石槽,前端有出口;上面的磨盘较小,中间有孔,侧面有带孔的木柄伸出,人手持“7”型长木棍套在小木柄的孔上,就可以驱动磨盘工作了。不算复杂的器具,近些年却很少见到。

    石磨我们家最初没有,邻居家有一盘很老旧的。(后来由于母亲爱喝豆腐脑,爸爸和爷爷共同打造了一块,后来由于懒惰豆浆机取代了)

    小的时候,路上通常是我抱着长柄大铁汤勺、小铝盆,母亲一手提着桶,另一只手端着黄豆。磨的时候母亲操作长木柄,我每等磨盘转一圈便从盆里盛四分之一勺黄豆,和水一起灌入磨盘上的小孔内。

    长大一点后,就是我抢着操作磨盘,母亲往里面添黄豆和水。看着膨胀后饱满的黄豆在磨盘的碾压下变成白色的豆浆豆渣,和水一起顺着下面的石槽慢慢流出,流到出口下面的桶里,让当年的我觉得十分神奇。现在想来,小时候那么挑食的我却爱吃豆腐脑,觉得好玩应该是重要原因。

    用干净的笼布把桶里的豆渣滤除,余下的豆浆才能放在锅里备用。豆浆烧热后根据情况倒入一包或两包陈醋,块状的豆腐脑就在锅里形成了。

    奶奶说,过去那些年做豆腐脑的时候,要提前在雨天接好雨水;用雨水做,豆腐脑的块才会比较大,味道也会更好。母亲不予采纳,理由是雨水不卫生。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懒,怕麻烦。西平人虽然爱吃,但对饭菜做法并不十分讲究,母亲做饭更是千方百计想简化程序、偷工减料。

    豆腐块形成后,就该往锅里放泡好的干芝麻叶、粉条了,还要再加一点黄豆,稍煮片刻,再放小磨香油、十三香、味精、辣椒、盐等调料,一锅浓浓香香的豆腐脑就做好了。

    夏 秋之际,芝麻成熟之前,叶子正繁茂鲜嫩,母亲总会去田里“唰”芝麻叶,很快就是一大袋。搜集两大袋后,一起放在平房顶上晾晒,晒成干菜装起来收好,想吃时候随时取出,用水泡在搪瓷盆里。

    叔叔曾经说过关于味道的一句话,记忆深刻 “往往回忆中的味道是最好吃的”今天就特别想吃儿时在家经常吃过的咸豆腐脑。寻找了很久,找到一家和妈妈做的口感类似的,唯一不同的是妈妈都用醋点脑,现在他们用石膏,为了使脑块大,不容易散开。渐渐地也商业化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豆腐,取豆之精华熬点之物,口感嫩滑营养丰富是餐桌上的美味。地分南北,豆腐也分南北。南豆腐用石膏点制,瓷白水...
    魅力太行山阅读 2,437评论 5 4
  • “啊——豆腐——”“豆——腐啊——” 这是奶奶小时候听得最多的声音。 奶奶娘家开了一间远近闻名的豆腐作坊,她的父亲...
    刘彩云阅读 1,237评论 15 25
  • (文/文武它术) “在下姓王叫王樵楼,一生全靠两只手,三代都做浆水行:磨豆腐,挑水,推磨,烧浆,点卤,样样都能揪…...
    文武它术阅读 1,392评论 0 0
  • 对于豆腐脑最初的记忆,是年幼时。那时候,家里很穷,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痛痛快快的吃上豆腐脑。大约在送灶...
    AK紫凝阅读 1,046评论 8 4
  • 中国性教育落后 同志们深柜 因为无知,所以害人害己 即使受教育程度高,仍然很多误区 直播适合普及,安慰, 缺点。不...
    邝鉴萍阅读 612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