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珊":词语中的美女蛇(小品文)

有一个极为有趣又极为惊人的语言现象:“阑珊"一词竟然被绝大多数人当成了褒义词大用特用,不说一众报刊、平台等文传媒体,仅本人小小的微信群中居然有多达七人以此词为网名!

其实,“阑珊"一词,从古到今、从诗到文、完完全全是一个贬义词!

“阑珊"是一个双音节单纯词,两个字拆开来全都没有意思,只有合起来才能表示“衰落、将残、将尽"之意。

揆情度理,“阑珊”之所以常常被绝大多人误当成褒义词,大概是因为组成这一词语的两个字字形美丽曼妙,门幽玉叠,古香古色,诗情画意,引人遐想,余韵袅袅,无穷无尽,从而幻化成了一条词语中媚眼惑心、引人误用的美女蛇!

请看最权威、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对这一词语的相关解释:

“[阑珊](动)将尽;衰落:春意阑珊/意兴阑珊。”

带“阑珊"的常见常用成语主要有三个:

①春意阑珊:形容春色衰残将尽。例如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②灯火阑珊:形容灯火暗淡稀落。例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③意兴阑珊:形容意趣、兴致低落将尽。例如叶圣陶《逃难》:“李太太意兴阑珊,眼光回到学生的点名册上,觉得自己写的淡铅笔字一片模糊。”

生活中的美女蛇不易辨认,词语中的美女蛇同样不易辨认,贵在勤查词典,科学辨析,意义识记;切不可望文生义,臆想当然,妄使乱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