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除夕,无数次预想着除夕的快乐,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忙里忙外的收拾东西,打扫卫生,贴对联,准备年夜饭等。这让我觉得,预想往往比实际快乐。
假期前预着的快乐,实际上的假期的无聊;假期前预想着计划的美好,实际上是计划实施的懒惰;假期前抱着无比快乐的预想,假期中却无比的不痛快。
曾经上中学的时候,总是觉得星期五比星期六星期天快乐,其原因是星期五有对星期六星期天的美好预想,而星期六星期天的快乐味道,却不在其中,而是集中在星期五。记得星期五下午的时候,全校充满一种轻松的空气,有的同学早先收拾好乐西准备回家,还有的同学大淡星期六星期天准备去哪儿玩。最后一节课上完之后,快乐的氛围更加浓厚了。有的唱着歌,手舞足蹈的出来,有的你追我赶的打雷似的出来。老师们因为氛围所至,就暂时把校规放宽,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假装没看见。到晚上,其氛围达到极至。这晚上不用上自习课,也不会有老师监督。我们同学可以大肆的说话,搞小动作,甚至可以出教室打闹。这是何等的快乐啊!到了星期六星期天的时候,昨日所盼望的佳期已实际上实现了,可是由于天气,人事的不巧,昨日所预想的玩乐没有实现,于是乎感到无比失望。原来星期六星期天的快乐不在于本身,而在于星期五的预想。所以预想往往比实际快乐!
反过来说,预想往往比实际痛苦。星期天的返校的预想是痛苦的,想到老师那严肃的表情,还有那五天的课程,,,,,,想想就让人害怕。这又让我想到一个真实故事:教官为了训练士兵,制定了魔鬼计划,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让人很难承受。而这里有个规定,要是承受不住可以敲响那钟就可以弃权离开。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是钟声总是在深更半夜响起。士兵们白天能够承受住这样痛苦的训练,为什么晚上却不能承受呢?这是因为预想比实际痛苦。
由此,让我想起了丰子恺所写的一篇文章《实行的悲哀》,也是说我们所想的是一种美好,而我所实行的是一种悲哀。
我想,这世上本无快乐与痛苦,想的多了便形成了快乐与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