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_・)ノ⌒*风

未来~(*・_・)ノ⌒*已来%山竹风呼雨。。。·  日记本


走过建立身份认同的青春期、建立亲密感和职业认同的成年早期、在繁衍和停滞的矛盾中挣扎的中年期,我们终于到了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

在这个阶段,你的儿女通常已经长大成人了。除了自己热爱的工作,你所承担的社会责任,该卸下的,也都卸下了。衰老和病痛,身边不断去世的朋友,都在不断提醒你终点的临近。

现在,你还要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课题——对人生的整合。

整合是什么意思呢?

按照埃里克森的说法,整合意味着,你能“接纳自己唯一的生命周期,并将其作为不得不存在,且不允许有任何替代的事物。”

也就是说,无论你一生是否顺利,经历了哪些快乐和痛苦,你都把它作为一段独特的经历接纳下来了。你能接纳自己的生命是完整的、独一无二的。

而如果不能完成整合,个体就会感到生命苦短,因为你还有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完成。

我们的人生是短暂的。你永远都会错过一些东西、获得一些东西,选择一些东西、失去一些东西。

自我发展的可能性和生命的有限性之间,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张力,这种张力永远都需要你做出自己的选择。

通过选择,某些可能就变成了现实,另一些可能性就离我们渐行渐远。也是通过选择,我们每个人都在编写着关于自我发展的独特的人生故事。

就像在试卷上写下最后一个答案,铃声将响,交卷的时刻到了,你对自己的答案还满意吗?

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就是整合的过程。

人生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

整合有两种含义。

第一种含义,是回顾自己的人生,并找出一种意义来源。

就像斯多葛派哲学家塞内卡所说的:

只有当死亡来临的时候,你过去的所作所为,才显示出它们的意义。

能否顺利整合自己的人生,跟我们前面是否顺利完成了人生的课题,尤其是否获得了繁衍感,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你在成年期找到了足够的繁衍感,你不会那么害怕死亡。因为你知道,你关心的下一代,你自己创立的事业,那些你爱的、把生命寄托在上面的东西,都还会继续。

我外婆是一个农村老太太,没有读过什么书,一生清苦。她生病以后,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但却对死亡有着一种特别的豁达。

那段时间,她经常说:“我不怕,反正就算死了,我也是死在自己家床上的。”

在她去世的那天晚上,很长时间都在昏睡中,可是睡到午夜的时候忽然醒了,跟陪在身边的子女们说:“不要怕,人都是要死的,慢慢来,不要慌。”

交代完这些话,她就去世了。哪怕是去世之前,她还在想着要安慰女儿们。家就是她最大的人生意义。

除了家庭中的繁衍感,家庭外的繁衍感,也能帮我们完成人生最后阶段的整合。

浙大有个传奇教授,叫陈天洲,36岁就成了浙大计算机学院最年轻的博导。他还是浙大校内很著名的BBS的创办者。

除了学术能力强,他酒量也不错,对学生特别好。而且,他自己一直实践单身主义,为此还专门成立了“浙大光协”,并自称是“浙大光协最后一位坚守初衷的会员和主席”。

这么一个厉害又有趣的人,却在2011年6月被查出患了胰腺癌。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癌症。90%的患者生存期都不超过20周。

得知自己生病以后,他没有任何抱怨或者自怜,仍然坚持学术研究,甚至在去世前一周还在参加一个学生的答辩。同时,他还自己查阅医学文献,在顶级的国际医学杂志发表了两篇医学论文。

四年后,他去世了。留下遗嘱,捐赠所有遗产给浙大计算机学院,用来扶助和奖励学生。他是浙大很多学生心中的英雄。他去世后,很多学生都来悼念他。

陈天洲并没有完成建立亲密关系的人生课题。但通过学术研究,以及跟学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他有了足够的繁衍感。

学术研究和学生培养就是他最大的人生意义。这种人生意义也帮助他完成了整合的课题。

整合的第二种含义,就是把自己纳入到更大的人类群体中,把自己看作是某种人类演化进程的一部分。

想想你自己,什么才算是你开始的时候呢?

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

从变成受精卵的那一刻起?

从地球诞生人类的那一刻起?

还是从地球上诞生有机物那一刻起?

自然以超越自我的方式演化,而我们只不过是这个宏大剧目中的一环。这个剧目,在我们出生之前早已开始,在我们离开之后,也还会继续。

我们的去世就像一滴水放入大海,你可以说它消失了,也可以说它获得了另一种形式的生存。

佛教对死亡的看法,就包含了这种整合。

佛教认为,人痛苦的根源,是把“自我”看作是一个实在的东西,因此产生了对自我的执着,觉得自己的快乐痛苦需要欲望都是重要的。

而这不过是一种幻觉。自我不过是因缘际会结合的产物,只是一个过程。要解除这种痛苦,佛教就要通过打坐修炼的方式,来参透“无我”的道理。

我觉得,我们前面所讲的人生发展阶段,也是一个走向“无我”的过程。

只不过这个“无我”不是通过打坐冥想这样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不断扩大自我的社交半径,通过建立亲密关系、投入职业、关心下一代,通过把自己交付出去来实现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人生每个阶段最大的难题,就是克服各种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生活教会我们放手和舍弃。而人生发展的最后一个课题——整合,就是要克服最后一个自我中心主义,对“自我”本身的执着,也就是对生命的执着。

向死而生

我想,也许你和我一样,很幸运地还没有到需要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年纪。可是从人生的终点,回过头来思考人生的此时此刻,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

“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句话既可以让我们陷入可怕的虚无,也可能让我们摆脱一些不必要的束缚,变得更有勇气。

前段时间我看斯多葛主义哲学家塞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的书,他有一个说法很有意思。

他说:我们的房子、财富、社会地位;我们的眼睛、手、身体;我们的亲人、子女、朋友;我们所珍惜的一切,都不是我们的,包括我们自己。

它们只是命运女神借我们暂用一下。

我们要像虔诚的、神圣的保管者那样好好保管它们。但如果命运女神有一天要把它们收回了,我们也绝不会抗命不从,而是满心欢喜、不带怨言地说:

谢谢您让我拥有并保管了这一切。我已悉心保管,现在如数奉还。

斯多葛派的哲学家,有想象死亡的传统。

在一天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会把今天当做是人生的最后一天。如果到了晚上,自己居然平安无事,他们就会感谢上天,觉得自己又赚了一天。第二天重新如此。

据说这种方法,能够让他们获得平静,并对平常的日子充满感恩。

面对挑战时,我自己经常会做这样一个想象练习。你也可以试试:

想象一下。假如你已经垂垂老矣了。你觉得自己的一生都很完美,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所以在晚年,也获得了你该有的平静。

现在,你开始回忆人生。回忆到你现在所在的这一刻,回忆到你现在面临的人生困境。你觉得,你这个老人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或者,我们也可以把顺序倒过来。

你还处在你现在的年纪,你正被生活中的某个难题困扰。现在,想象一下,你已经垂垂老矣了。你现在怎么做,怎么选择,到那个时候,你才会骄傲地说,我不后悔呢?

最后,我想讲一个故事。

在一行禅师写的佛陀传记《故道白云》里,佛陀已经垂垂老矣了。他的皮肤已经有很多皱纹,脚上的肌肉,也松软无力了。那时候佛陀已经决定,在三个月后入灭。

他和侍者阿难陀最后一次爬上了灵鹫山。在山边,望着夕阳缓缓落下,佛陀说:

“阿难陀,你看,这灵鹫山多美!”

纵使落日转瞬即逝,也无法消解它那刻的美。如果说,生命的有限性有什么用处的话,也许就是让你意识到,你所在的每一刻,都那么美丽。

今天我们讲了埃里克森人生发展阶段理论的最后一个阶段——老年期。我们讲了这个阶段的课题,是完成对人生的整合,也讲了这个阶段该如何面对死亡。

陈海贤

给你留个思考题:在你心里,你理想的老年生活是怎么样的?为了拥有这样的老年生活,你现在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来到《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孩子》

你可能觉得很奇怪,这不是一个亲子教育的课程吗?怎么一上来讲的是职场招聘?

在我看来,这是教育的终局思维。

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把他培养成独立的人吗?让孩子最终掌握独自谋生的能力,即使脱离了家庭和父母的庇护,也能成功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一、教育的终局思维

作为父母,你要的终极目标不是把孩子送进名校了事,而是帮他走出校门以后,还能够杀出重围,让好公司、大公司愿意吸纳他成为新鲜血液,或者让他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事业。

多年以来,我一直在互联网行业工作。以前在硅谷工作,做过技术工作,后来也慢慢地转入管理。我现在负责公司在北京整个数百人的研发团队,我的主要职责其实就是招人、培养人。

我的团队里面基本上都是非常顶尖的人才,这些年轻人,从中国甚至全球一流的大学毕业,基本上都是硕士和博士。他们主要是计算机或者是电子工程背景。

这些专业非常火,他们的确是在引领世界的变化,就算从比较俗气的角度来讲,看看这些年轻人挣多少钱,你就知道这个专业有多火了。

就拿校园招聘来说,从笔试到一轮轮的面试,我们公司的录取率,我算了一下,从最早投简历(当然投简历的已经是非常好的同学了),到最后进来的人,比例大概是1.6%左右。

就是说,有几千人在投简历,最后只招了几十个人。好公司的职业竞争,就是这么激烈。

作为老板,我能看到的是,那些被录用的同学,有一些普遍的优点。但反过来,我也能看到,不管是录取的还是没有录取的同学的缺点。

比如说有一个名校博士,每次我问他一个问题,他马上就能背一篇书给你。背的对不对呢?全是对的,但除了能把书上有的东西都回答给你以外,他似乎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这个同学的背景其实非常符合招聘要求,但是我们一直犹豫要不要录用他。

你看,即使你把孩子送进了名校,念了博士,书上教的东西他都会,公司会不会录用他,还是不确定。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很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不管学什么专业,都会具有那些我看中的年轻人身上的一些优秀的特质。

我也会反思,我不愿意录用的那些孩子,他们的短板到底是什么?我的孩子能不能避免。

这门课,我就把我在职场和养育孩子这两件事上互动思考的成果,分享给你。

我们今天的世界发展非常之快,具体体现在:其一是事情发生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二是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不平均。

1. 事情发生速度越来越快:

现在我们手上的手机比几十年前登月用的电脑能力还要强;

过去很难的技术,比如导航,现在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

过去,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比如火车,要经历几十年几百年才会产生技术变革。但在现在,很炫的新科技,比如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很有可能在五年,甚至两年内,就得以实现。

信息技术让世界变化越来越快,这带来很多人对现代孩子教育的焦虑。

2. 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平均:

你可能听说过“80/20”原理,即20%的大片赚了80%的票房,20%的人做80%的事,20%的人挣80%的钱。其实现在这个世界很可能已经不是“80/20”了,它很可能是“90/10”,甚至是“1/99”。

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各种资源、人才的集中,使得上层、中层、下层分配不平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技能集?这个技能集能够让他将来在某一天,拿到一个好的offer。不管是一个公司的好的offer,还是一个人生的好的offer。

总体来说,我这些年,不管是招人还是管理人,算得上阅人无数。真正的好公司,总是愿意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这样的年轻人,通常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长时间地专注,对自己有合适的认识,对未来有规划,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

以前我们都把技能分成硬技能和软技能。硬技能比如说数理化,软技能比如说表达沟通能力等,但在新的时代,那个分类有点相对简单,我们的孩子需要更加丰富的技能。

二、面向未来的四类技能

我总结了工作中需要的那些年轻人的优秀特质,把它概括成四类,这四类技能的关系,就像一棵树。

形象地说,作为父母,要帮助你的孩子,长成这样一棵树。

一棵顶上有星星的圣诞树,树身分成上下两段。底下宽的那段,叫做基础技能,上面尖的那段,叫综合能力。树的树干为成长心态,而树顶上的星星,指的是身心健康。

下面我会分别跟你说说这四种技能:

1. 基础技能是什么呢?

就是在学校里能够学到的那些技能,比如说识字解题,比如说历史地理,还包括写作表达,以及画画、音乐、体育等,这些,我把它们统统都归入基础技能。

基础技能也可以很难很深,比如说微积分,比如说高等物理。

基础技能非常重要。学校是一个学习基础技能的好地方,哪怕是大家有各种意见的中国应试教育,其实在教基础技能上,相对也还是比较好的。

但一个人,仅有基础技能是不够的。

2. 综合能力包括什么呢?

比如说合作、创造、设计、审美,包括战略、项目管理等等。这些技能,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比较高深,小孩子需要掌握这些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把多个基础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多个人一起组成团队,把每个人不同的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就是综合能力。

一群大人在一起,我们造个火箭或者做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是做成一件事。但小孩小的时候,他们照样应该有综合能力做成一件事。

举一个例子,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用温度计测温度,把这个温度写下来,这叫基础技能,非常简单。但是,给一组小朋友一个任务,让他们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得出结论,学校周围到底什么位置温度最高,这就是一个需要用到综合能力的事情了。

有的小孩负责测室外,有的小孩负责测室内,有的小孩负责测楼上楼下。过程中,有时孩子还会出错,有的孩子出门回来以后忘了他测了多少度了,或者他说的温度是80度、90度,不符合常识,还得有人做判断,重新去做。

他们还要把这些温度列起来,最后总结,到底今天是里面暖和,还是外面更暖和。也许还需要画一张图,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

你看,这整个的过程,基础技能很简单,但是需要的综合能力很多,需要沟通、合作、发现差错,甚至包括审美和设计。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基础技能在学校学,综合能力到公司里工作以后再学,或者长大以后再学。

通过我刚才我举的例子,可以发现,综合能力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是可以跟基础技能一起,同时长大的。一开始做的也许是小事,到长大了才能驾驭大事。

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东方教育偏重基础技能,西方教育更注重综合能力。其实一个出色的孩子应该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这棵树的树干,我叫它成长心态。

以前一个人读了个博士,那个叫学历,有了学历,找一份工作,然后这辈子基本上就这样安心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了。

但是现在,随时随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新的信息出现,新的机会出现,旧的机会也会失掉。一个人如果读完大学以后,会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大学的了,在这个形势下是不行的,成长心态就变得特别重要。

3. 什么是成长心态?

首先孩子要意识到,技能、知识不是死板的,人也不是死板的。新鲜的,我不懂的事物,可以慢慢去搞懂。

人要有主动阅读的能力,不断学习新东西,要有批判性思维,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了这个不断成长的树干,这棵树才会长大,才不会死掉。

4. 身心健康。

基本的身心健康,生活快乐,它的重要程度,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意识到了。但在这里我强调几个我也归为身心健康的能力和心态。

许多人都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研究成果,最幸福的人,其实并不是最聪明或者是最有钱的,而是有最好亲密关系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并感觉到自己价值的人,或者周围有很多好朋友的人。所以同理心,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应对挫折的能力,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史蒂夫•兰兹伯格,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买房子还是买股票》、《性越多越安全》等畅销书。他还是美国《Slate》杂志的经济学专栏作家,同时为《福布斯》、《华尔街日报》等顶级媒体撰稿,已发表了30多篇关于数学、经济学和哲学的文章。

作者在书中从道德、知识、信念、理性、真实与虚幻五大方面来思考一些哲学命题。作者认为,尽管物理学家试图了解宇宙的起源,数学家试图了解一种真实事物的范式,经济学家试图了解人们的选择对其他人生活造成的影响,但是这些专业领域的专业问题,以及我们普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哲学问题,因为其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事物的起源、善恶对错等等。用哲学视角和理性思维看待这些现象和案例,我们就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

核心内容

本书提供了一些颠覆常识的哲学思辨,让人们不再轻信所谓的一成不变的定论,也不再不假思索地质疑那些看上去不符合常识的现象。

点击图片可以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道德

我们习惯用道德标准来衡量人,可我们所持有的标准适用于所有人或所有组织机构吗?

关于道德的哲学理论,主要有两种倾向:

“道义论哲学”:用行为的正当性来判断是非;

“结果论哲学”:按行为的结果来判断是非。

案例1:一个看起来憔悴、心烦意乱的女人从你身边跑过,然后躲进了一条巷子,2分钟后,一个看起来气得发疯的男人,手里还握着一根手杖冲过来问你:她往哪边跑了?

道义论哲学:撒谎是错误的。

极端的道义论哲学:撒谎是错误这件事根本不用讨论,它就是错误的。

结果论哲学:最后的结果是帮助了一位女子,结果是正向的,是对的。

案例2:家人身患绝症,医生和亲属联手不告诉病人病情的真相,甚至还会拿一些类似的小病来欺骗病人,为的是减少病人的心理和精神压力,让病人以更加轻松的心情积极地接受治疗。

道义论哲学:撒谎是错误的,因为撒谎说的事实是不存在的,会导致不良后果。

结果论哲学:如果撒谎的目的是好的,撒谎导致的结果也是好的,那么,这种善意的谎言,就是正确的。

如果我们自己就是那个可能被牺牲掉的人时,我们还会按照原来的标准进行选择吗?一旦关乎自身利益,道德判断还奏效吗?

作者提醒:进行道德判断的前提是,要遵守“失忆症原则”——你得先忘记自己,忽略掉自身利益,在这种前提下去做道德判断。

二、知识

正确的事物一定能够被证明是正确的吗?严格的纯粹的逻辑推导出来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吗?

案例:在美国篮球职业联赛中,白人裁判会比较倾向于吹黑人球员犯规,而黑人裁判则比较偏好吹白人球员犯规。

联赛因为某种原因刻意安排白人裁判去给黑人球员参加的比赛当裁判,而安排黑人裁判去给白人球员参加的比赛当裁判。这种解释是错误的,因为事实上裁判是随机分配的。所以有必要进行一场实验。

实验会证明白人裁判对黑人球员更严厉么?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而且很可能得出相反的结论。因为如果白人裁判怕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而刻意对黑人球员放松判罚,黑人球员犯规次数就会增加,因为他们发现犯规了但裁判不判罚。所以,在白人担任裁判时,黑人球员的犯规率上升了20%,但是,因为白人裁判对黑人球员放松判罚,黑人球员最后被判罚的概率只上升了1%。同样的道理,黑人担任裁判的情况也是一样。

观点:为了确定结论是否可靠,你必须了解相关的知识,在这个例子里,你必须了解的就是游戏的规则以及裁判和球员交流的方式。

三、信念

我们是不是能够确定信念是出自真心的呢?很多时候,我们会发现,我们相信的一些东西其实经不起考验。

案例:假设我认为,应该按照纽约扬基队赢球的结果来买彩票,而你认为,波士顿红袜队最终会赢球。前提是,我们都不知道对方的理由是什么。然而,当我突然听说你买了支持红袜队赢球的彩票,我就会质疑自己对扬基队的信心。你越坚持相信红袜队,我就越怀疑我对扬基队的信心,最终,理由薄弱的那一方会败下阵来,放弃自己坚持的球队。

现实中,真想找到真相的诚实之人少之又少,总有些人会盲目、无原则地坚持错误的东西。

四、理性

人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体,但是,人和人的思维方式却各有各的不同,这部分也许可以改变你看世界的视角。

案例:拿排号这件事来说:比如拿着37号的人放弃了,随手把号码给了排在45号的人。

普通人的视角:这个人人好,又不浪费资源,这很好。

经济学家的视角:排45号的人往前调整了8个位置,距离目标更近了,节省了时间,可他前面那8个人却因此都后退了一个位置,距离目标更远了,会因此等待更长的时间。这不合理,这从整体上带来了混乱和不公平。

五、真实与虚幻

什么是客观存在?什么才是真实存在的?

经济模型,就是我们虚构出来的真实,然后用来指导现实。

案例:每年都正好有20个人出生,这些人都正好只能生存2年,这样,在任何年份,都只存在20个老人(头一年出生的)和20个年轻人(当年出生的)。把这些活着的人随机分布在两个城市,再设置一个偶尔给老人发放赡养费的政府机构,年轻人必须靠种植香蕉生存,可以自己吃也可以卖给老人,换来的钱可以在自己变成老人后用来购买香蕉。

观点:人们逐渐成长,最终会变老。年轻时,人们会去工作,会为了养老储蓄。人们需要计划好花多少钱、存多少钱,还要面对不确定的未来。

虚幻的经济模型,往往让我们领悟到更多可以在真实世界里得到实施的方式。

金句

1. 一旦关乎自身利益,人在判断上就会有所偏颇,只有抛开了自己是谁,忽略掉自己的利益诉求,才能真正做到客观,也才能真正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出冷静、公允的判断。

2. 公平意味着什么?很多人认为,富人得到的太多,穷人拥有的太少,让财富平均分配能实现公平,甚至认为,向富人征税这种“杀富济贫”式的方式才能实现公平。显然,这些都是浮夸之词。没听说过,孩子可以随意去抢走其他孩子“多余”的玩具,也没听说过,孩子可以通过选举来剥夺其他孩子“多余”的玩具。

3. 人类把战胜对手的虚荣心,有时候看得比探求真相更重要,所以总是忙着攀比、竞争,以至于忽略了对真相的挖掘,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经常会陷入错误的漩涡当中不能自拔的原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233评论 6 495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357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9,831评论 0 34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13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17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470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4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65评论 0 26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08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997评论 2 328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176评论 1 34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827评论 4 33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03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50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391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34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63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