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是勤奋工作,是满怀感激之心,是思善行善,是真挚反省,是严格自律,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懈磨练心志、提升人格,是全力以赴做好上述所有理所当然的事。
——稻盛和夫《活法》
一
稻盛哲学的起点。
稻盛和夫是王阳明的铁杆粉丝,他将自己一切思想的起点归于阳明哲学。
曾经,个人对王阳明取得的丰功伟绩非常好奇,想探知他所谓的“知行合一”究竟厉害在哪里。
便拿起《王阳明全集》,读了几页就读不下去了。后来,又听过几集秦东解说的《知行合一:王阳明》,除了对他的生平的丰功伟绩有所了解以外,对其指导人生的哲学思想,可以说,丝毫不懂。
直到读稻盛和夫的《活法》,才对阳明哲学有了点粗浅的认识。
稻盛和夫认为,阳明哲学的核心便是“致良知”。
也就是说,“作为人,何谓正确?”就是“良知”。
如何“致良知”?就是,“作为人应该做的正确的事情,用正确的方式贯彻到底”。
如何把“良知”发挥到极致?就是要,“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简单的说,就是要通过持续的、专心的、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提升自己。
二
心想才能事成。
稻盛和夫对如何“心想事成”,给出了方法论!牛人之所以牛,发现平凡中的非凡,应该是项重要能力。
归纳起来,作者认为,想要“心想事成”,需要做到两点:
一是“痴狂”。如果你内心不呼唤,方法也出不来,成功也不回来。”而且,普通程度的、随便想想的愿望是不够的,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
所谓强烈,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状态,“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
也就是说,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努力,朝着目标奋勇前进。
二是“看见未来”。就是对实现的具体路径进行模拟,直到能够看见“现实的结晶”。
记得被誉为创业圣经的《精益创业》中,给出了低成本、高效能的创业方法,简单说就是“小范围试错”,对你要实现的路径进行最简化的尝试,避免过大投入的损失。
这是一种创业思维,但同时也是小成本解决人生问题的一种思维。感觉与稻盛和夫的“看见未来”,意思差不多。
而实现愿望和思考强烈地程度、持续地长度、贯彻地认真程度,是能否“心想事成”的分水岭。
三
人生方程式。
作者认为,人生也好、经营也罢,根本的原理原则都是相同的。
也就是小时候老人们经常告诫我们的,“正直,不撒谎,不贪婪,不给别人添乱,善待亲人朋友……”
事情看得越单纯,就越接近真实,也就越接近真理。如何用上面简单的原则,让人生更美好、更幸福?作者给出了下面这个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其中,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决定了人生方向。
作者列举了一些正面的思维方式:
总是积极向上;
有建设性;
有感恩心;
有协调性、善于与人共事;
性格开朗、对事物持肯定态度;
充满善意、有同情心、关爱心;
勤奋;
知足;
不自私、不贪欲等。
四
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这部分,是《活法》这本书的核心,作者回答了人应该如何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简单的说就是要践行“两个六”:“六项精进”和“六波罗蜜”。前者是作者经验的总结,后者是对佛家概念的实践解读。
“六项精进”是指:
1.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
2.谦虚戒骄。
3.天天反省。
4.活着就要感谢。
5.积善行、思利他。
6.不要有感性的烦恼。
“六波罗蜜”是指:
1.布施:先人后己,关爱别人。
2.持戒:不要贪心,不要猜忌,不要 嫉妒,不要憎恨……
3.精进:无论做什么都要努力到“不亚于任何人的程度”。
4.忍辱:不屈服于苦难。
5.禅定:在忙碌的工作中,腾片刻功夫静心养性。
6.智慧:把握主宰天地自然的根本规律。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去理解佛家的概念,作者结合自身实践进行的解读,真真切切地震撼到了自己。
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的实质差距,的确是在思维上的差距,而这样的差距,或许远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得多!
就如同,1990年旅行者1号在64亿千米之外创纪录地为地球上的万物生灵拍下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而在空荡荡的照片中,地球大小如同一粒灰尘。
人们常说,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直至此时,才稍稍有所理解。
五
双赢。
稻盛和夫在《活法》中,用他创办京瓷公司和KDDI公司的经历,阐释了“真正的商人应考虑人我双赢”,商人从商的极致就是让对方得利、自己也获利。
老子说,知足者富。商业如此,人生如此,国家亦如此。
作者对日本的历史和国策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提出:日本应该将“富国有德”定为国策。可叹得是,作者不是安倍晋三!
稻盛和夫提出,日本从近代以来,每隔四十年左右,便迎来一个重大的历史转折,根源在于,只是一味从经济增长中寻求国家认同。
而到今天,坠入“下一个巨大谷底”的曲线已经开始显现,减缓这种下滑速度变得越来越困难。
这种无止境地追逐利益的状况,这种一味从经济增长中寻求国家认同的情况,是否同样值得我们警觉?
六
体味死亡。
全书的最后一部分,都在写“死亡”。个人哲学功底浅薄,不知为何。但却无意中看到一句柏拉图的话,“哲学家毕生都在为死做准备。”或许如此!
作者给出了一套关于“生与死的认识论”。认为,人的心灵呈现多重结构,由多个同心圆组成。
从外侧开始依次是:
知性,后天掌握的知识、道理、逻辑。
感性,主宰五感及感情等精神活动的心。
本能,维持肉体需要的欲望等。
灵魂,裹在真我外层的、现世的经验与业障。
真我,位于灵魂中心的内核,充满真善美。
人出生、成长的过程,心灵会从内向外“拓展”,形成多层结构。相反,随着年龄逐渐衰老,由外向内一层层“剥落”。
坐禅、瑜伽等修行,目的就是磨练心志,从心的外侧向内侧,一层层研磨,直到最后真我完全展露,这种由外向内彻底的心灵磨练即为修行。
这套关于生死的认识论逻辑紧密自洽,刷新了我对生与死的认知。但同时,也生出了一个问题,“认识生与死的意义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体味死亡?”
读完全书,自己有些钦佩、有些感概,更加有些害怕。
更加深深地被震撼,人的一生居然可以干如此多的事,可以如此丰富多彩,可以如此不“白活”。
格拉德维尔在《异类》中这样分析各行各业金字塔塔尖上的人,“客观条件比主观条件更加重要”。
换句话说,“七分天注定,三分靠打拼”。运气很重要!
但是,要成为各行各业前20%甚至10%的人,相信通过努力还是有可能达成的。
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每个人有不同的“活法”。
反问自己,前面的34年,有没有虚度年华?
假如能活到80岁,后面黑洞洞的46年,又当如何过活?
你呢?
公众号:胡子大叔BeBetter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欢迎进入思考与阅读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