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瑞·达利欧《原则》的读书笔记(四),强制输出,读书更通透。
接前三篇《原则》之拥抱现实,应对现实、《原则》之五步流程实现你的人生愿望和《原则》之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本文继续解读第四条生活原则——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4. 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
因为不同人的大脑构造不同,所以我们对现实的体验千差万别。你感受到的不一定是Ta感受到的,更不一定是事情本来的样子。
4.1 大脑结构决定人与人的底层差异
现实生活中,我们与家人、朋友、同事会产生分歧甚至争吵,进而感到愤怒和沮丧。以前,我会粗浅的认为这是沟通方式或者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但作者在研究了大量心理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方面的知识后告诉我们:人们是依据自己看到的情况,而不是真实的情况来做事,而那是由他们大脑的运行方式也即思维方式决定的。
身处分歧的漩涡,彼此都会觉得对方离谱,而唯一理性的相处方式是相互理解,哪怕是跟自己说起这句话:理解人与人大不相同,也能帮助自己从漩涡中挣扎出来,以便更高的层面客观地理解分歧本身。
每个人都像由很多特征搭成的积木,每一块积木反映其大脑一个特定区域的运行方式。
4.2 理解大脑里的主要斗争
在我们想方设法争取对生活的控制权的时候,殊不知大脑的“内斗”也一刻不停,在以各种方式争夺对“你”的控制权。
4.2.1 意识与潜意识的斗争
潜意识包含“较低层次的你”,是进化的结果,它可以让很多人类行为自然而然的发生;潜意识还是灵感乍现的区域,那些创造性突破的时刻,通常是在放松、不经意的时候出现的。
意识包含“较高层次的你”,是我们克服不利的原始本能后主动思考的产物。
潜意识有利有弊,所以当它给我们想法和提示时,不要马上行动,而是先用我的理性意识去分析它们。
4.2.2 情绪和思考的斗争
情绪主要由潜意识性的杏仁核控制,而理性思考主要是由意识性的前额皮层控制的。
情绪反应通常来得快,如果放任自己的“杏仁核”做出本能反应,你就很可能会反应过度。这时候就要靠你的主动意识去判断当下的反应是否合适,进而做出调整。
看到这里觉得自己的杏仁核可能不只是“核”还有“肉”,应该跟杏那么大,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依靠本能行事。
可我毕竟认真看了几本书也学了点知识,有了一定的元认知能力,所以处在由着本能做蠢事—立刻意识到自己做蠢事(大部分时候能做到)—尽快停止做蠢事(偶尔都能做到)的阶段,不得不说这个阶段很痛苦,但我还知道痛苦+反思=进步,所以必须咬牙前行,希望能尽快摆脱这个阶段,做到“防火于未发”。
4.2.3 善择你的习惯
习惯是由大脑底部的基底核驱动的,它藏得很深但控制着你的行为,能让你的大脑进入“自动导航模式”。
我举一个小例子。公司的洗手池旁边有洗手液和洗洁精,洗手液的使用频率是3-6次/天,而洗洁精的使用频率最多1次/天。洗手液的按压比较费劲,而洗洁精轻压即出。
因为洗手液的使用频率高,我习惯了较重的按压力度,所以会把这种力度自动迁移到洗洁精的按压上面,可想而知每次都压出来一大坨。
后来我有意识的自我纠正好多天才改过来。与此类似,还有用力拽门闪到手的经历,这都是习惯的“力量”。
其实我们早就发现了习惯的这种神奇力量,可就是不去有意识的养成好的习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是不是一直被大脑的“自动导航”欺骗着?
只要频繁反复练习,你几乎可以养成任何习惯,产生自控力。
4.2.4 理解右脑思维和左脑思维的差别
大多数人通常从一边大脑得到更多指令,并难以理解和他们不同的人。
4.2.5 大脑可以改变,但程度有限
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从身体锻炼到学习冥想,很多种练习都能给人脑带来物理性和生理性变化,从而影响人的思维与记忆能力。
但这并不意味着大脑具有无限的灵活性。如果你有某种思维偏好,训练可以让自己换一种思维方式,而且经过不断地练习,使用难度会降低,但是你彻底改变潜在偏好的可能性很小。
4.3 认识自己和他人的特性
4.3.1 内向与外向
内向者聚焦于内心世界,从思想、记忆和经验中汲取能量;外向者聚焦于外部,从与人相处中汲取能量。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曾倍感困扰:为什么自己不喜欢跟大家待在一起?为什么“狂欢”之后自己需要大把的时间独处?为什么需要当众做的所有事情都让自己窘迫不已?
后来一本《内向者优势》拯救了我。书中说这个世界上大概有四分之一的内向者,因为几乎生活在外向者包围的世界中,他们经常自我怀疑甚至否定。
内向者喜欢避开聚光灯,沉浸在自己的角落;比起发言,他们更喜欢倾听;身处人群,他们倍感焦虑;渴望交际,同时需要大量的独处时间来恢复精力……
其实没有绝对的外向和内向,关键要认清自己在内向—外向连续体上的位置,这个位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也完全没必要给自己贴标签,只要能认识到两种性格喜好和恢复精力的方式不一样就可以了,更进一步可以根据自己在连续体上的位置充分利用所属的性格优势。
4.3.2 直觉与感知
直觉型性关注全局,是目标导向的人,能从日常任务中跳出来,从整体、长远的方面考虑问题。感知型更在意细节,是任务导向的人,倾向于参照已经存在的东西,做出渐进的改变。
4.3.3 思考与感觉
思考型更加理性,感觉型偏向感性。
4.3.4 计划与发觉
计划者喜欢专注于计划并遵行,而发觉者喜欢关注周围发生的情况并适应。
4.3.5 创造者、推进者、改进者、贯彻者与变通者
创造者——提出新想法、新概念,喜欢非结构化、抽象的活动。
推进者——传递这些新想法并推进,非常善于激发工作热情。
改进者——挑战想法,他们分析计划以寻找缺陷,然后以很客观、符合逻辑的方式改进计划。
贯彻者——确保重要的工作得到执行,目标被实现。
变通者——是以上4种类型的结合,能根据特定需求调整自身,并能从各种各样的视角看待问题。
以上4.3.2—4.3.5基本都是作者在原书中对相应的人格特性做出的解释,未做解读。
一周践行小结
日更
断更一天,复活卡救急,而且这周的内容都有点水。
健身
一周刻意运动4天,累计步行100公里完成,加油完成跑步10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