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很多人希望借助它来写文章,同样的工具,为什么有的人能利用它创造出引爆全网的作品,而大多数人创造的内容却平平无奇呢?
同样的主题,如何能生成比竞品质量高3倍的爆款内容呢?
由李牧远带来的这本《用AI做副业赚钱》一书中揭示了答案。
原来原因不在工具本身,而在于使用方法。
作者分析了最近半年内1000篇爆款内容,发现90%的普通创造者只是简单要求AI“写一篇文章”,而顶级创造者却利用AI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爆款内容生成系统”。
这个系统包含4个核心环节:市场洞察、结构设计、内容创作和优化迭代。
普通创作者追热点,顶级创作者寻找热点与用户需求的交汇点。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怎么找到这个交汇点呢?需要回答3个问题:
目标用户真正关心什么?
当下有哪些相关热点?
市场上的内容供应是否充足?
也许你会说了,这我从何而知啊?
别着急,DeepSeek 能帮你分析这3个维度。
以下是作者常用的分析提示词:
分析【目标平台】上关于【主题】的内容现状:
-最近 30 天内有哪些相关热点话题?
-用户在评论区提出了哪些尚未被充分回答的问题?
-现有内容中存在哪些明显的信息缺口?
-有哪些独特视角或争议点尚未被充分探讨?
-请给出5个具体的选题建议,并评估每个选题的竞争度和潜在价值。
使用以上提示词进行分析后,你会发现很多被忽视的内容机会。找到这类“高需求低竞争”的选题,是创作爆款内容的第一步。
找到“高需求低竞争”的内容以后,可能很多人开始直接创造内容了,别着急,在开写之前,还有很重要的第二步:内容结构设计。
这里的内容结构是从用户心理和平台特性出发,而不是生成通用的“三段论”结构。
因为优秀的内容结构决定了用户体验,更能吸引用户的注意力,让用户兴致盎然地看完全文。
好消息是,DeepSeek擅长设计结构,但是,离不开你和它的通力配合。你需耐心地给它正确的指引。为此,作者分享了一套高效的结构设计提示词,如下:
为【平台名称】设计一个关于[主题]的爆款内容结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完成度和分享率。
请包含:
-开场钩子:如何在前5秒抓住用户注意力?
-核心主张:用一句话表达内容最关键的价值:
-内容节奏:如何安排信息密度和情绪波动?
-互动设计:在哪些位置设置互动点?
-结尾策略:如何促成转发和评论?
-额外要求:适应【平台名称】的算法特性。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发现了最有效的内容结构通常包含:
情感共鸣的开场(解决“为什么要看”)、
核心价值预告(解决“值不值得看完”)、
深人但易懂的分析(解决“学到了什么”)、
实用行动建议(解决“怎么去做”)、
社交数据埋点(解决“为什么要分享”)。
比起传统的“开头一主体结尾”结构,这种以用户心理为导向的结构设计更容易产爆款内容。
有了好的选题和结构以后,我们终于开启内容创造了,但这里还有一个坑,很多人可能直接把选题和内容结构喂给DeepSeek,指望生成一篇爆款文章。
其实,顶级创作者的做法是将内容创作分解为3个层次:主干内容设计、细节充实和个性注入。
1、对于主干内容,你可以使用以下提示词:
基于以下结构,创作【主题】的主干内容:
【粘贴之前生成的结构】重点关注:
-每个部分的核心论点和关键数据:
-逻辑连贯性和论证严密性;
-信息密度和价值含量;
-请只提供主干内容,不需展开细节和例子
2、得到主干内容后,进入细节充实阶段:
请为以下主干内容添加细节和例证:
[粘贴主干内容】细节添加要求:
-为每个论点增加1-2个具体的例子;
-添加数据支持和专家观点:
-使用生动的比喻和类比:
-增加必要的背景信息和上下文;
-目标是让内容既专业又易懂,既有深度又有趣味。
以上这番操作后,也许生成的内容还是有些“机器”味,因此我们还有最后一个步骤:个性注入阶段,这是让AI生成内容成为爆款内容的关键一步:
3、请为这篇内容注入个性化风格:【粘贴充实后的内容】
风格要求:
-调整语气为【描述你想要的语气】;
-增加作者独特的视角和立场:
-适当加入幽默的元素或金句:
-优化段落节奏和句式变化。
这样既能让内容保持专业性,同时提升辨识度和记忆点。
这种三阶段创作法也许不能一步到位,但它的优势在于让DeepSeek在每个阶段专注于一个目标,而不是试图同时解决所有问题,以显著提升内容质量。
而且这些提示词你可以保存下来为未来批处理生成多篇高质量文章奠定坚实基础。
好,接下来,说干就干,我们来试一试:
之前我已经通过DeepSeek定位自己为“女性领导者心灵成长合伙人:职场能量管理和社会价值重塑”。我先通过提示词来筛选“高需求低竞争”的选题,提示词如下:
分析【微信公众号】上关于【高敏感女性管理者】的内容现状: -最近 30 天内有哪些相关热点话题? -用户在评论区提出了哪些尚未被充分回答的问题? -现有内容中存在哪些明显的信息缺口? -有哪些独特视角或争议点尚未被充分探讨? -请给出5个具体的选题建议,并评估每个选题的竞争度和潜在价值。
果然,在提示词的加持下,我从AI给到的丰富内容中,找到两个有感觉的选题:
《高敏者管团队,如何把“想太多”变成“看得远”?》
《从玻璃心到钻石心:高敏领导的“能量护城河”设计》
从中找到一个选题,开启爆款内容结构的设计:
为【微信公众号】设计一个关于【高敏者管团队,如何把“想太多”变成“看得远”?】的爆款内容结构,目标是实现最大化完成度和分享率。
请包含:
-开场钩子:如何在前5秒抓住用户注意力?
-核心主张:用一句话表达内容最关键的价值:
-内容节奏:如何安排信息密度和情绪波动?
-互动设计:在哪些位置设置互动点?
-结尾策略:如何促成转发和评论?
-额外要求:适应【平台名称】的算法特性。
AI果然生成了非常不错的内容,节选部分如下:爆款内容结构框架
1. 开场钩子(5秒夺目)
沉浸式痛点场景:“凌晨2点,你第3次修改团队方案,却发现95后下属在朋友圈吐槽‘领导想太多拖进度’——高敏者的深度思考,正被误解为决策拖延”。
数据冲击:“研究显示:20%的高敏管理者消耗团队80%情绪能量,但转化后团队效能可提升300%”。
视觉锚点:首屏GIF呈现“思维漩涡”与“远见灯塔”对比动画,强化认知冲突。
2. 核心主张(价值爆点)“用敏感体质预判团队危机,将神经雷达升级为战略望远镜”(注:15字内含冲突感关键词,适配微信标题算法)......
接下来,我们按图索骥,按照之前给到的具体步骤,逐步生成内容即可。
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意识到了本书的魅力:没代码、没术语,用大白话一步步示范,教会我们如何用AI成为我们的外挂大脑,本书满足了当前市场上日益增长的AI学习需求,尤其适合那些希望借助AI缓解个人职场焦虑,提升个人竞争力并实现个人增收或副业创业的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