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怕狗。小时候去外婆家,要走十来里路,每次碰到狗,都慌着劲儿从侧面蹩过。
昨天刚近老丈人家,就听到院子里狗叫。一进大门,狗就冲过来吼。边上人骂狗,说这狗不咬人。于是我壮着胆前行,狗往后退,但还是不依不饶地狂吠。
狗经常蹲在门口,从东屋到西屋,从西屋到东屋,绕不过。来半天了,狗见我进出,仍然叫过不停。看它只吼不咬,这才敢从它身边经过,但心还是虚的。
早饭有鸡蛋。吃鸡蛋,我从不吃蛋黄。老婆说把蛋黄喂猫,我说喂狗。我拿起蛋黄出去,扔到狗食盆,唤狗来吃。狗走过来,不叫,拿鼻子碰碰,看看我,不敢吃。我选择进门,隔着玻璃窥视,它这才舔了舔,吃了下去。人狗的关系这才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再次经过时,它叫得不那么凶了。
中午有排骨汤,小舅子叫我动筷子。这几天油水多,我说我不吃,我的省给狗吃。饭后捏了一块给狗,狗东西张开嘴,瑟瑟发抖地来接。我这才明白,狗见生人吼叫,是因为怕人,它要用吼叫把对方逼到它感觉安全的半径外。其实,它也是心虚的。
小时候大人说,人怕鬼三分,鬼怕人七分,看来人狗也是一样。所以,无论跟人跟鬼打交道,只有弄明白对方的心理才好。
在工作中,我们有时会因为不明白对方的心理机制而产生误解、隔阂甚至冲突。有的人只要他觉得受到“委屈”了,就会究理到底,纠缠不放,很不可思议。现在想来,他是不是在原生家庭或者低年级受到了某种不公平的待遇以至于产生了心理创伤?他的每一次理论,大该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受侵犯。狗之所以吼叫,是因为它觉得不够安全。我们都需要放宽心量,才能增进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