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是“你究竟有几个好妹妹”,我家是“妹妹你究竟有几个名字”。
归纳起来,妹妹的名字是大名改得多,小名创意多。
妹妹的名字,嗯......那个......啊,得让我想想。我可不是不靠谱的亲哥,没有记住妹妹的名字,而是妹妹的名字有点多。
妹妹名字多。一是大名改过几次,二是在大名的基础上,结合地域文化及语言特色,延伸了不少小名,这主要归功于创意无限的我。
想了很久,也说了很久,一直想认真理下妹妹究竟改了几个大名、有多少小名。趁妹妹的名字目前还算比较稳定,赶快回顾下。
“余琦”与“余王奇”
妹妹刚出生的时候,家里取名叫做“余琦”,所幸一直比较稳定,只有几个小插曲。
“余王奇”的诞生。上学前班还是上小学了,妹妹开始自己写名字。估计是“琦”字对小朋友来说笔画还是比较多,就把“琦”字的“王”和“奇”写得很开,活生生地把左右结构写成了左右分家。有一次家庭聚会,有亲戚看到妹妹作业本、书上都是“余王奇”,说了句“看看,你们家王奇的字写得还真不错”,于是“余王奇”就传开了。
都没有记住的“王玉琴"。老家有把小朋友“抱”给亲戚或者好友的习俗,所谓“报”也就是给小朋友认个干爹干妈。“抱”给的人家一般都是子女比较多、家庭和睦、知书达理、有福气的家庭,希望小朋友得到更多关爱,健康成长。比如老舅就是“抱”给了陈家,陈家就是一个有8个子女的和和睦睦大家庭。妹妹当时是“抱”给王叔叔和陈阿姨家,他们家里有大姐和二姐,住在城郊,以前外婆经常带我和妹妹去,当时陈婆婆还在。按照习俗“抱”了过去,就要取了一个对方家的名字,当时叫“王玉琴”,不过也就是一个形式,也没有用过,以至于问了一圈人包括二姐,都没印象了,我只记得是三个字。
父女不同姓。这和老舅有关,前面提到了老舅“报”给了陈家,自然会取一个陈姓名字,后来也就一直用了陈姓,而妹妹自然还是用本家的余姓。上小学,经常有老师好奇问妹妹,“琦琦,为什么你爸爸姓陈,你又姓余呢?”妹妹一般是摇动着两根辫子说,“不晓得哇,这个要问下我妈。”深究下来,这表面是女儿不跟爸爸姓,其实是爸爸不跟女儿姓姓,因为女儿才是本家姓,我承认这有点绕。
“余秋颖,余蚯蚓,鱼吃蚯蚓”
妹妹的新名字好像是到了初中,改成了“余秋颖”。说实话,这个名字挺好的,但是被谐音玩坏了,当然我是主要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秋颖”与“蚯蚓”发音基本一直,特别是对于像我这样土生土长的地道的四川人,“ying”和“yin”简直是一个发音,那个多出来的“g”除了在考试的时候有用,日常交流那就是一个摆设,于是“余秋颖”就被喊成了“余蚯蚓”,后来还发展成了“复姓”——“鱼吃蚯蚓”。
在老家"蚯蚓”还有一个昵称(也就是土话)叫做“曲鳝”,可能是蚯蚓经常卷曲,长得又像小很多号的鳝鱼,自然偶尔会听到“余曲鳝”,但是只是偶尔提到而已,确实不经常叫。
“余欣洁,鱼腥姐,来盘折耳根”
妹妹第三次改名字,应是上大学了吧,改为“余欣洁”。
这个名字的IP延伸品的创意是来自妹妹自己,真的是一个意外。
有一天,妹妹和我的朋友QQ聊天,自我介绍时误打成了“我是鱼腥姐”。“鱼腥”二字让我很快联想到了鱼腥草,也就是云贵川群众顶着马兜铃危险、冒着肾衰竭风险都要吃的折耳根,老家又称“朱壁孔”(音译)。
这基本和“秋颖”变“蚯蚓”再变“曲鳝”套路差不多,“鱼腥草” “朱壁孔余”的爱称也就来了。
目前,妹妹的名字比较稳定了,除了成年了更改姓名的程序麻烦是主因外,我在外地工作了,和妹妹接触的时间少了,创意的火花少了,也是主要原因。
记得你所有的大名、小名的,一定是你的亲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