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读一本书,都是对灵魂的一次滋润,而有些经典总是更能影响我们,或者直接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这本书看了那么久,结合最近的状态,有三个点于我而言是当下很重要的。
01 自己活,也让别人活
没有一个人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东西。自身是什么样的,他就这样看待别人,因为他只能按照自身的理智来理解和把握别人。对别人行为发怒,就像是冲一块路上的石头发脾气一样,愚蠢至极。在我身上发生的事,就是对陌生人特别宽容,总觉得那就是个路人甲,没必要耗费心力。而对于亲人总是很苛刻。有时候也会想是不是我太过于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对方了,而过后总是不断的重蹈覆辙。
我们都说生活压力大,对最亲近的人,往往多了很多要求,缺少了更多的耐心。人生的修炼就是对于自己喜欢的、憎恶的、亲近的、远离的事物和人,不能平等同视却能理解包容。
叔本华说:我不会去改变别人,我要利用他。这话听起来有点残酷,却道出了一个现实,不必被情绪和主观意愿所控。你接触的是你喜欢的最好,倘若不是,那你可以去发现一下;实在是发现不了让你喜欢的点,可以远离;然而我们总是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这样的一些不合拍的人,那就想你们是利用互助的关系,为了暂时的目标罢了。你现在所有的努力,都是将来拒绝不喜欢的人和不想做的事的资本。
大部分人都活在主观之中,不要轻易评价别人。每一个评价都是被评价的对象之价值与评价者的认知范围的结果。也不能太迁就和顺从别人,比如拒绝借钱给朋友不会因此失去他,反倒是借给他很容易失去。
02 做真实的自己
没有一个人可以长时间带着面具,人们很快就会从伪装恢复到自己的本性。每个人都是别人的一面镜子。对别人吹毛求疵的人,其实是在改进自己。
使自己受人欢迎的唯一法门,就是给自己披上最弱智的动物的外衣。所以古往今来人们都喜欢谦逊的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件一直推崇的。然而这也有弊端,导致有的人要么是表面的自我否定而内心则不以为然没有真正的认识自己,要么是痛过口头表达把一些想法根植于脑海中以致于错失很多东西。
有的人必须要通过和人比较才能有快乐,所以你不能在他面前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是拐弯抹角的指责他的无能和迟钝。公婆会经常否定木子,所以总是容易引起他反感。反过来想想可能是父母承担的太多了,而自己确实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才会让他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那个阶段。即使提了也改变不了婆婆爱唠叨的毛病,我应该多给他尊重、鼓励和信任。
事情总是有转机的,鼓励一个人去行动,而不是用批评指责去打消他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
如果两个人做同一件事,那么他们所做的就并非同一件事了。不要斥责任何人的意见,克制纠正别人的冲动。当一个人相信他所有的谬误时,就算高寿如玛土撒拉,也不可能一一纠正他。宁静之果挂满沉默之树,若是真为了寻求安宁,何必本末倒置。
人生如戏,命运坐庄。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要愚蠢,相反,我们也比自己认为的要明智。我也曾犯过本该谨慎的时候盲目自信的错误,也曾给自己设限,以为自己不够美好配不上某些东西。当我在这些所有的概念里加入了两个字“暂时”,暂时的风光不能代表未来的光明,一时的无能也并非注定此生就无缘梦想。外界分派给我们的东西,不适用于我们的全部,别和自己过不去。每一次给自己下定义后,都跳脱出来,再分析一下这个定义的思路。我们能不能做得更好,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不想被所谓命运的绳索牵着走,就需要多维度的思考,再加点勇气多去尝试。
03 珍视最重要的东西
没有一物得以永恒,唯有无常是常态。
对时光的流逝,事物变迁,我们都应该记在心里;对于此前种种,都要立刻想到他的反面。时刻谨记,物极必反。杞人忧天,才是真正世俗智慧长流不息的源泉。
我们要谨防欠下时间的利息,想把早已预订的到期时间提前,所要承担的是最昂贵的代价。高利贷的牺牲者是那些不甘心等待的人,叔本华强调过不重视健康和晚睡的危害,忽然好怕自己老年痴呆。有些事不能等,比如对亲人的关爱,善待自己,读书写字。我们可以通过积累来达到目的,却不能妄想一蹴而就,保有耐心时间会给我们最佳的答案。
为邪恶的魔鬼而牺牲。避免不幸的支出越多,发生的概率就越小,如缴纳保险。
所有发生的事,无论大小,都是必然。不幸尚未发生时,我们镇定自若的将之视为一个可能性,那么就可以清清楚楚的从各个方面,估计到它影响的大小。当它真正来临时,我们不会惊慌失措,无法应对。生命就是由各种自己的规划和意外组成,智者不会被事物稳定的外表蒙蔽,会首先预料到变化的方向,因为脑海中有应急预案所以镇定,而不是抱有侥幸应该不会发生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