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忽闻台湾女作家琼瑶轻生了,是的,轻生。她的离去让我想起了三毛。
其实,单从作品而言,我不喜欢琼瑶,但我喜欢三毛,我几乎看过她所有的作品,也曾一度想成为她那样走遍万水千山、真诚与勇敢的女子。
至于生存还是死亡,每个人都有其选择。尊重便是!
只是,这个至死都文艺的著名女作家,这个影响了两岸几代人爱情观的女编剧,这个被热烈喜爱也被激烈抨击的名女人,留给我们的最后画面,是落雪,是大海,是夕阳,是那么美好那么文艺的画卷。
在最后的遗.书里,琼瑶这样说,自己是火花,翩然离去之前,尽情而盛大地绽放过。
爱过,恨过,笑过,哭过,歌唱过,奔跑过,大红大紫过,备受非议过……
红尘作伴,活得潇潇洒洒,嫉恶如仇,爱得轰轰烈烈……
这让我想起金老爷子那句:“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说到金庸,想到他离开已经6年了。我们喜欢过的人,都走了,我们也渐渐老了。
但没有关系的。
在世界某个隐秘的角落,平凡又普通的我们也认真爱过,深深伤过,愤愤恨过,如烟花般绽放过,如野草般重生过。
如今,也都挺好。
实话实说,琼瑶离开的样子,就是我自己关于老去的样子。
我不清楚,到那个时候,我会不会如她这般勇敢,但我真的羡慕她做到了这一点。
她说,在自己还能主宰自己的时候,这样决定自己的生命是自主、自在、自由。
她从不鼓励自.杀。
一再叮嘱年轻的朋友不要学她,要好好活着。
但她86岁了,如果不这样离开,余下的生命全部都是病痛和荒芜。
琼瑶说,谁都无法逃避的最后之路,是“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无尽折磨、最后等死”。
是的,这是一条平等的死亡之路。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不管是名人还是素人,都不能逃脱死神最后的折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病老和死亡面前,我们都是刍狗,是蝼蚁,是草芥。
我们这个民族,是匮乏死亡教育的民族。但死亡,是生命重要的一部分。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其实都在迈向死亡。每一天,都该为最后的死亡,做准备。
向死而生,就是好好活着,爱己利他,与人为善,欣然赴死。
“朋友们,为我笑吧,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难过,我爱你们,感谢我们的相遇相知。”
琼瑶遗.书上的这些话,让我想到庄子在爱妻去世时的鼓盆而歌。
那是看淡生死的人,才有的洒脱。
那是开悟得道的人,才有的深情。
那是心怀悲悯的人,才有的释然。
琼瑶阿姨,一路走好。
你留下的礼物,关于活着,关于尽兴,关于豁达,关于自由,关于腔调,关于慈悲,我们都收下了。
恰如你写过的那句话:
“我收藏着,我保有着,从过去,到现在,到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