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童年,小的时候同伴们之间互相玩耍,这是孩子们之间的天性使然。
少年毛泽东也不例外,但他却别出心裁,总是在干活的时候,就动动小脑筋,找窍门。
少年毛泽东和同伴们在一起放牛的时候,经常在山坡上一起玩耍,互相起来,往往就会耽误了放牛的时间,或者是到了时间,牛却还没有吃饱,还总是冒出许多乱子,比如牛不在视野之内,就一不留神跑到别人家的田地里去啃庄稼,惹出不少麻烦。
那么怎么样才能既保证大家放好了牛,还可以让大家一起玩得痛快呢?
这不,少年毛泽东就和同伴们一起商量了一个办法。
少年毛泽东刚开始就把小伙伴们分成两个小班,一班和二班。在毛泽东的分配下,一班负责放牛,二班负责采摘野果、到树林里捡拾干柴、割青草。
等到了一定的时间,小伙伴们再把牛拴起来,让小牛们吃已经割好的青草,而一班和二班则汇集到一起,讲很多有趣的故事,还可以玩玩游戏,做做新鲜的事情。
每到玩耍的时候,少年毛泽东就把二班采摘来的野果分给大家,就这样还产生了很多有趣的游戏。
比如少年毛泽东有的时候,他把分完剩下的几颗野果丢到空中,让小伙伴们一起抢着玩,于是大家玩也晚了,牛也放完了,两全其美。
回家的时候,少年毛泽东让小伙伴们带着几把干柴,给家里人烧柴用,大人们看见也十分高兴,也乐意让孩子出去玩耍。
还有一个关于少年毛泽东的小故事,可以看出毛泽东小的时候不仅关心和同情贫苦的农民,还富有极强的正义感,为他人打抱不平。
在当地有一户姓毛的农民,也是毛泽东家门口的邻居,邻居把家里的猪卖给了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
等过了一个星期,在父亲毛顺生的要求下,毛泽东去邻居家里准备把猪赶回来,但这个时候恰巧是猪肉价格涨价的时候。
看到毛泽东进了自己的家里,邻居已经知道毛泽东要做什么,但他觉得自己吃了亏,不肯给毛泽东。
邻居对少年毛泽东说:“现在猪价涨的厉害,我又多喂了一个星期,现在要是卖就太吃亏了,我不卖给你猪了!”
没想到少年毛泽东很是通情达理,他点了点头,理解道:“是呀,你已经多喂了一个星期,现在猪肉涨价,但价格还是原来的那些钱,确实亏本了,这样你当然不会卖啊!”
经过少年毛泽东的了解之下,他私自退掉了这桩赚钱的买卖,空手回到家中,但得到父亲毛顺生的严肃批评之后,还是不以为然。
少年毛泽东不服气地对父亲说:“换成是您,您肯定也不会卖的,虽然已经说好了,但人家家里已经很穷了,这些多下来的钱可以帮助邻居减缓生活的困苦呀!”
但父亲毛顺生还是嘟囔着,商人应该以诚信为本,老话说得好,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不能够靠自己的理想就去做生意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