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学习了一门编剧课,主讲人是查理老师,他的授课风格活泼有趣,生动且深刻,让我获益良多。我想将查理老师所授内容,以我的理解表达出来。
一个完整的故事有八个要素,咱们先编一个故事,把概念放进故事里解释,就像做数学题,要融会贯通得做例题,死记硬背只会让人劝退。
“一个铁匠要为父报仇”的故事。
我们先给出八要素的前三个概念:身份、欲望、动作。
故事中主角的身份是?
我猜有人会说,身份是铁匠,这是错误回答,铁匠是他的职业。人物的身份要与故事相绑定,为父报仇的故事,正确身份是孝子。如果是做铁匠活儿的故事,身份才是铁匠。
主角的欲望是?
为父报仇就是欲望,要注意,设置欲望时尽可能的贴近本能。“实现梦想”是欲望,但离本能较远,激励效果远不如“复仇、求生、求爱、上位”。
查理老师对欲望的设置有个好用的方法:跟猴子交流。
猴子的欲望不会是梦想、信仰这些虚幻的目标,它只关心肚子是否还饿着,隔壁树上的母猴是否跟它好,有没有机会上位做猴王。这些是动物最底层的欲望,也是编剧最好用欲望的抓手。
主角的动作是什么?
动作指为了实现欲望而付诸的行动,主角要报仇,动作是杀某人、打某人。人物的动作最好是及物动词,对某些事物做些什么。
八要素中我们已经讲完三个要素,身份、欲望、动作。它们都是从人物这个大要素中细分出来的。
事件这个大要素也分为三个要素:核心问题、沟壑、结果。
核心问题是主角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能不能达到或者怎么达到的悬念,要注意,悬念可以换,也可以多线并行,但绝不能没有,且强度要越来越烈。
主角为父报仇能否成功就是悬念,也是核心问题。为报仇拜师习武,在武馆却备受同门欺凌,偶得神功秘法,功力大涨,怎么报复欺凌者也是悬念,同为核心问题,两者可并行发展。主角调查发现,父亲十恶不赦,仇人却是万人敬仰的英雄,是否还要报仇?这又是悬念,核心问题的强度越来越浓烈。如果放弃报仇,欲望便消解了,我们需要新的欲望填补真空,这就是一个新的故事的开始。
下一个要素是沟壑,指达到目标要面临的困难和阻力,沟壑是故事中最重要的主题部分,直接关系到故事的精彩与否,不要让主角太过容易达到目标。作者可以从三大阻力入手,环境的阻力,对手的阻力,自身的阻力使主角陷入困境。在一个好的故事里,三种阻力必不可少,这也是故事中阻力出现的顺序。
主角为父报仇遇到的困难都可作为沟壑,在武馆被人排挤欺凌是环境的阻力,仇人和他的势力是对手的阻力,为十恶不赦的父亲去杀一个英雄,能否心安?是自身的阻力。
第六个要素是结果,指解决核心问题后得到的结果。
有两种意料之中的结果,主角报仇成功,杀死了仇人,或者失败,没能实现欲望。都不算好结果。
查理老师给出一个让人拍案叫绝的决窍:绕过动作,实现欲望。
主角母亲从小灌输无理狭隘的仇恨,宣称遭受的所有苦痛都是仇人造成的,只要杀掉仇人,一切苦痛都会消散。沉重的仇恨让主角喘不过气,身心饱受折磨。仇人是个英雄,报仇不但不会从苦痛中解脱,还会让主角一辈子无法面对自己。为什么要报仇?自己明明只想做个幸福的普通人,这才是自己的欲望。主角放弃杀死仇人的动作,从苦痛中解脱,并实现了欲望。
这个结局就要比前两个前好得多。
最后一大要素是主题,它分为:正价值、负价值。
正价值就是正能量,负价值是负能量,简单易懂。
在故事中,正负价值必须进行对抗,最后正价值战胜负价值。
以故事为例,主角背负的仇恨与内心的公义进行对抗,最后从仇恨中解脱,正价值战胜负价值。
人物、事件、主题是任何故事都不可缺少的三大要素。故事不可能脱离人物存在,人物所经历的事件形成故事,故事又宣扬了什么什么主题。
从这三大要素中又可以细分为八要素:身份、欲望、动作、核心问题、沟壑、结果、正价值、负价值。
最基本的八要素讲完了,但光靠这八要素仅能完整故事,远远做不到精彩故事,那些方式能让故事更精彩,咱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