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没有那么难

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对于没有阅读习惯而现在又渴求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方法的我来说,头都大了。

无意间看到了快速阅读,以及一系列介绍阅读方法的书籍,但越看也越乱,就好像发现了一颗珍珠,高兴极了,可有发现还有其他珍珠,恨不得一下子占为己有,又迷失了自己,为读而读。

于是,我不再听书,不再看书,静下心来关注阅读本身,阅读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获取知识和方法。他是为我的目的服务的,而我不能成为书籍的仆人,不是所有的东西对我都有帮助,也不是所有的方法对我来说都能用的上,我不可能在一时间把所有的方法都用上。

就拿这些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书籍来说,对于目的,我是想提高阅读的能力,而什么是阅读能力呢,我清楚吗,显然是不清楚的,这又陷入了漫无目的的阅读活动。

我为什么想读阅读能力方面的书籍,因为阅读能力差,为什么这么说,效率低,阅读东西太杂,有啥书看啥书,知识不成体系,拿着书一页页看,速度太慢,一个星期可能就看一本,碎片化阅读,前面的又容易忘记,读完之后理解不透。

那阅读能力是什么,怎么去评判?我认为,那就是单位时间内吸收到的知识多。一个标准是阅读的速度,一个是脑接受的知识量。阅读的过程就是根据科学的论证,脑的接受能力是比较强的,这就为快速阅读提供了可能性。传统的阅读,就是默读,虽然没有一个字一个字的读出来,眼睛确实一字一字看的,这样的效率,一分钟可能就100多字,一小时也就是几千字,这样的阅读也容易导致眼睛疲劳,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往往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关注文章本身意义,而不是阅读的目的。我们在学习一个内容比较多的通知时,知道抓重点,与自己无关的不去阅读,而在阅读书籍的时候却不是这样,不是带着目的却阅读,也是去寻找阅读的意义,害怕丢掉任何有效的信息。见树而不见深林。

阅读不光是一个用眼的过程,更是一个用脑的过程,眼睛只是一个接受信息的媒介,。阅读是一个依靠眼睛去快速把知识装入脑中的过程,我们知道,进入脑中的信息都是通过编码,处理,储存的。一个是外界信息的编码,比如儿童喜欢阅读插图类的,因为图片容易吸收,可以把文字类的再编码成图片,可以思维导图,或者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有规律的东西也容易被记住,那就是文章的框架结构,书籍内容太多,而有用的不多,更多的东西可能是去论证,要学会化繁为简,吸收精华。再一个有目的的阅读更容易入脑,这时候的脑是开放的,正在焦急的等待知识的到来。

总而言之,只要把书籍编码成脑容易接受的形式,我们就能够更好的体系,我们就更容易处理,储存。

有人会说,如果直接把解决的问题提出来,那不就完了吗,干嘛写那么多,这是一个逆的过程,就好比你提炼出了知识点,但是如果你给一个人讲解这些东西,他可能还是不明白,所以你又要去进一步论证一个观点,还要举一些例子,才能很好的说明,中国的文言文都很简短,言简意赅,将就让你去悟。而西方就讲究科学精神,对一个单一产量,可能就会采取大量的实验。从而论证。非常有意思,好,写的有些困了。就到这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45评论 3 13
  • 先说双向认证吧,需要使用openssl生成相应的证书(根证书、服务端证书、多套客户端证书)。(建议在linux环境...
    守望者3210阅读 3,353评论 0 1
  • 这个问题应该是因人而异的,有人选择坦白有人选择隐瞒。不过这个问题放在网上搜索,二十多个回答几乎一面倒的选择不说。更...
    普通的马儿阅读 2,573评论 3 1
  • 今天老人身体不舒服,做我很重要的工作(亲密爱人说),在家陪伴老人,大女儿刚好放学在家。 闲下来洗洗小女儿...
    溪菲儿阅读 215评论 0 0
  • 那一夜,醒着的星光 抚摸着,墨染的天空 她披着长发 眼睛泛着幽蓝的光 那一夜,醒着的星光 亲吻着,缠绵的云朵 她摇...
    槿年dyt阅读 422评论 0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