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攝影以來,一直有個困惑:爲什麼所有的教科書都是按照光圈、快門、感光度這樣的參數來講的呢?普通人可是只對視野、景深、明暗有一丟丟模糊的概念啊!這濃濃的英語教科書既視感讓我覺得:一定有人寫出過攝影圈的《 Feynman 物理學講義》。這幾年,倒是找到一本,可惜人家只講了《攝影構圖學》。
前幾天,忽悠老妹砸了三萬塊入了一 Sony 的 α7rⅡ 。她說「又被你忽悠投了這麼多錢,趕緊給老娘出個教程」。看來只能自己寫了,可我對顏色還沒完全搞懂,先寫點攝影原理應應急吧。
我理想中的語言教學
這段時間因爲受我小外甥刺激,學了下西班牙語。突然發現,學習一門二外對學習語言有多麼大的促進!一個人怎麼在短短一句話裏講清一個非常複雜的概念?信息論告訴我們,不可能把這麼大量的信息塞進幾個字裏頭,除非…… 其實就跟壓縮軟件的思路一樣,除非談話雙方都知道某個類似的東西,這方說「諾,我要講的就是那個東西」,雙方對視一笑。據說《異形》的編劇當初就用了一句話介紹劇本「這是一部太空版的《大白鯊》」。
恍然大悟,這才是講授語言的正解啊!
如果我來講西班牙語:
- 先給大家描繪一個粗略的概貌。比如:介紹下如何翻譯「I am a student.」,
- 先分析出「句子成分」,回顧下英語的語法結構「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再爲各個成分選擇對應單詞:「I」→「Yo」,「am」→「soy」,「a student」→「estudiante」
-
介紹西語的語法(各語言要素的組成方式):和英語(大致)無異「主語 + 謂語 + 賓語」;
- 在爲大家建立了一個粗略的語言模型之後,應該系統地介紹西語語法:
- 西語和英語的最顯著的不同在於:它保留了單詞「性」的區分。其實英語中也有殘留,比如「king」和「queen」……
- ……
- 不斷迭代;
語言學習中(其實大部分技能學習都可以理解爲語言學習[1]),幫助初學者建立一幅清晰的體系結構圖應是最優先的。語法正有這樣的功效,因爲語法總結了語言的思維方式。可惜很多語法教學路子走歪了,教得一地雞毛,叫學生苦不堪言。
同樣,怎麼把「想拍一張視野很寬、全景清晰的風景照」翻譯成攝影語言?「視野很寬」「全景清晰」對應的攝影術語分別是「廣角」「大景深」。如果把這理解爲「句子成分」的話,其對應的詞彙就是「短焦」「小光圈」。
攝影原理
大家很早就聽過這個傳言:相機的原理是「小孔成像」。可很少有人真正去仔細觀察過小孔成像,也很少有人會想「既然小孔能夠成像,那爲什麼還要引入鏡頭呢?」。換句話說「小孔成像的侷限在哪?」
簡單地說,孔徑太大,容易模糊;孔徑太小,容易衍射;孔徑剛好,進光量又太小。
而引入鏡頭最重要的動因,就是「匯聚光線,增大進光量」。可見,攝影,從原理上說,最關鍵是控制進光量。
做一個粗略的比喻,控制進光量就像用桶接水。一張照片的明暗程度只個桶的體積有關,可明暗分佈卻和截面積 & 高都有關係。我們先來解釋前半句吧。
一張照片的明暗,取決於一段時間內接受到的光子總量。正如盛水的水桶,開口(截面積)越大,水量越大;桶越深(曝光時間越長),水量亦越大。
這裏,我們還應注意到。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貌似是叫 CCD 吧)總是處於焦平面的位置(不然照片就虛了)。而對於點光源而言,單位面積上接收到的光子數量是隨與光源距離的平方呈反比的。
在相機中,控制曝光面大小的是一個叫「光圈」的裝置。它通過改變孔徑大小來控制單位時間進光的多少。而控制曝光時間的組件是叫做「快門」。簡單地說,它是兩道門,兩道門同時打開的間隙就是曝光時長。
以前,我一直很奇怪:爲什麼光圈的定義是「焦距/孔徑直徑」?自己推了一遍才發現,原來單位時間進光的多少不僅僅與光圈的孔徑直徑有關,還和感光元件到鏡頭的距離(就是焦距啦)負相關。
然後,人們嫌乘除太麻煩,引入了對數刻度,將其簡化爲加減運算。
f-number | f/1 | f/1.4 | f/2 | f/2.8 | f/4 | f/5.6 | …… |
---|---|---|---|---|---|---|---|
aperture value | 0 | 1 | 2 | 3 | 4 | 5 | …… |
shutter speed | 1s | 1/2s | 1/4s | 1/8s | 1/15s | 1/30s | …… |
---|---|---|---|---|---|---|---|
exposure time | 0 | 1 | 2 | 3 | 4 | 5 | …… |
這裏,大家可能奇怪:爲什麼光圈越大,曝光值反而越小?光圈越大,進的光不該越多嗎?同樣,爲什麼曝光時間越短,曝光值越大?時間越短,累計的光量不該越少嗎?貌似是因爲,人們希望曝光值反映的是環境光的光強。拍攝同樣明暗的照片,環境很亮的話,就用不着開這麼大光圈了;同樣,也就用不着曝光辣~麼長時間了。
所以,曝光值(exposure value)的定義其實是:
現在,我們可以用「光圈值 + 快門值」[2]來估計環境光強了。
但是!雖然改變光圈和快門都可以獲得同樣的曝光量,效果卻不同。現在,我們來解釋「明暗分佈卻和(接光的桶的)截面積 & 高都有關係」這後半句。
曝光,就像一層一層地在畫布上抹油彩。時間短,凝固的是某個時刻的影像;時間要長了,凝固的是時間線上的形狀和線條。
光圈會影響什麼?粗略地說,景深(depth of field)。其實是,光圈、鏡頭到拍攝物的距離、焦距共同決定的景深深淺:
具體推導嘛~ 我曾試圖跟我那個高材生妹講的,人家說「略過略過!老娘對數(運算法則)都忘光光了」。
技術上說,決定照片畫面的,除曝光量、景深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參數——視野寬窄(也就是視角,the field of view)。視角只取決於焦距:
d 是感光板的對角線長。所以,視角只取決於焦距,且成負相關。注意,這裏是「等於」,不是「約等於」哦!具體推導嘛,真的很很很簡單。大家想想吧。
相機的侷限
不管是膠片相機還是數碼相機,都必須把場景信息記錄在某種特定載體上。這之中當然有折損,這就是相機的限制。世間有萬千的色彩變化,當然不可能完全精確的記錄下來。人們選擇的是「較爲精細地記錄攝影師感興趣的那一部分」。這就好像爲了做一桌菜,去採購食材。雖然市場上食材的種類非常非常豐富,但總共只有 10 個籃子。客人要喜歡喫肉,就用 8 個籃子裝肉,一個籃子裝豬肉,一個裝魚,…… 剩下兩個裝蔬菜。
相機正是採用的這種方式:如果我想表現人物面部,讓面部的明暗層次更豐富一些,就告訴相機「這地方多取點顏色,其他地方隨便取點就行了」。那要顏色籃子不夠了怎麼辦?(這裏以黑白爲例,其實彩色的原理也是一樣的)要是比「「裝進籃子的灰色」當中最深的」還要暗的話,那就當成黑吧;反之,要是比「它們當中最淺的」還要亮的話,那就當成白。對,這就是測光。
看起來挺~普通的哈,但其實這正是攝影大家 Ansel Adams 的「分區曝光法」(Zone System)的原理所在(我也不知道我解讀對了沒有)。他拍出來的照片,層次特別豐富,就是因爲他針對不同的區域(明暗上的差異)單獨曝光,再合成(有點 HDR 的感覺吧),以獲取超越膠片的寬容度(明暗層次的豐富程度,就是顏色籃子的數量啦)[3]。
很多大師的成就在後人看來也不過爾爾。但其實他們真正的偉大不在於不可超越,而是他們沉澱了某個概念。就像 Adams 叫人們開始正視並利用「寬容度」,王羲之奠定了行書的框架,印象派開始區分明度 & 色相…… 大師之所以成其爲大師,似乎都是從「美的主觀感受」中抽取出某種可分辨的特徵。他們並非不可超越,只是我們很難逃脫他們發現的框架邊界而已。
講一丟丟構圖吧
其實 Ben Clements & David Rosenfeld 在《攝影構圖學》裏面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但請注意,這似乎是唯一一本靠譜的攝影構圖學著作)。原話我就不抄了,我談談自己的理解(其實是轉述啦)吧。
什麼是好照片?有人說「能打動人」,有人說「美」,有人說「簡潔」…… 平日裏,我們會看到很多對同一事物的定義,各不相同,甚至千差萬別。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每個定義都是一個切片,有的是頭,有的是尾,但把這些定義都掃一遍,真實的樣貌也就大致清楚了。好照片的定義也是這樣,這裏提供一個從構圖角度看的切片。
在李濤的「簡單攝影後期課」上看到這麼一張圖:
裁剪之後做成了這樣:
當時我就「我操😱!!!」了。「還可以這樣!」
後面仔細思考「怎麼才能算作一張好照片?」,我想,「原來還可以這樣!」的照片都應該算作好照片吧。
我買單反也有一年了吧,但真正操傢伙估計不到兩月。拍的六千來張照片裏面,最喜歡的是一組迎親的照片。後面仔細想了想爲什麼喜歡,可能它講了個故事吧。我想,「好照片應該是故事的圖騰」。
那到底「什麼才是好照片的標準」呢?可能是看它承載了多少信息量吧。
什麼是構圖?重構要素,使之秩序。構圖是在混亂之中找到秩序。可仔細一想,又不是畫筆,我還能用意念擺弄被拍攝物嗎?舉個例子,要突出主體有什麼辦法?至少有三:
- 找一個特別的角度,讓主體和其他配角空間上隔開;
- 大光圈、長焦……一溜的參數堆上,壓縮景深,從背景中把主體抽離出來;
- 打光,增強主體和背景的明暗差異,淡化背景,突出主體;
看,「關鍵看玩法」。記得有個採訪攝影師的訪談,其中有個共同的問題是「成爲攝影師之後,(和業餘興趣的時候比)最大的不同是什麼?」。幾乎異口同聲地都一個調調——以前滿世界滿眼都是素材,都想拍,現在只拍客戶想要的 & 自己想要的。看,到了後期,攝影拼的是「想法」。
最後,老妹問我「你到底拍咋樣啊?別光說不練假把式!😒」
呃~上一組我的最高水平吧。我真的就只有這水平了(原片還找不到了,老妹將就看吧😶)。
P.S. 終於碼完了,可以去看吳軍的新書了😁
唉,從別人那竊取了好多資料/想法。但是碼字好累,等緩過來再做引用吧。
-
《電影語言的語法》「推薦序」裏有這麼句話——「21 世紀的文盲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不識字的人,而是對照相機 & 攝影機陌生的人、不知曉鏡頭語言的人」。可不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技能可不就是「學習語言的能力」?不僅僅是指從漢語到英語,而是包括編程、財會……乃至鏡頭語言的一切語言。人類發展至今,不管是肢體還是心智,都被大大延展了。一不小心就會走出原來的邊界,和着完全陌生的人/事打交道,被逼着學習人家的語言,學習如何翻譯、如何表達、如何理解他人。從這個角度看,任何跨界交流不都是在做「翻譯」嗎?這麼看,我們還會只是把語言和說話綁定起來嗎?語言的基元——詞彙,可以是一段語音、一個符號,甚至某種操作。它只是承載信息的一種載體。 ↩
-
較爲準確地說,應該再把感光值(ISO)考慮進去:「光圈值 + 快門值 - 感光值」。 ↩
-
這一段我要特別說明:我也是很模糊的認識,歡迎斧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