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可信
有些家长因试图成为孩子的朋友而非家长,受到指责。我同意,这种混淆是不恰当且无意的。尽管我们必须高于“哥们儿”关系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做孩子身边的凡人。
我们不应该躲藏在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之后,连我们的人性(或者说我们与孩子的人性连接)都失踪了。
我不是说我们应该向孩子揭开自己生活中的所有隐私细节,有些事我们会等到他们长大再告诉他们,而有些事则永远都不会告诉他们。
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缺乏真诚的维度。而这种缺失会让孩子敏感的觉察到,即使他们尚不能认知,或不能确定在与家长的关系中到底缺失了什么。
真实的人都有自己的需要,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孩子应该知道,真实的人有时会变得慌乱不安或心不在焉。他们不能永远确定该做些什么。
有时他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某些话。事后又感到后悔。
我们不应该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有能力,当我们把事情搞糟时,我们应该承认:宝贝,我一直在想昨晚对你说的话,我想我可能错了。
我建议每个月至少两次向孩子道歉。为什么每个月两次?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合适。(育儿书籍中,几乎所有具体的育儿建议,都会带有这样的主观性,至少我勇于承认这一点)
道歉的理由有两个:一它会树立强大的榜样,我前边说过,强迫孩子,言不由衷的说对不起毫无意义,让孩子认识“道歉”等一个更有用的办法,就是向他们演示如何道歉。
二,道歉会让你在孩子面前走下完美家长的圣堂。提醒孩子你也会犯错。
事实上,道歉会让孩子看到(对自己和他人)承认错误,承认有时是我们的过错,并不丢脸,也不会令人绝望的感觉自己无能。
道歉至关重要的理由,同时也是大多数家长无法做到的原因。
毕竟站在被孩子奉为完人的圣坛,感觉很安心。它是一种至高无上且毋庸置疑的权威。说对不起会让你变得脆弱。
这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都不容易做到——部分原因是我们童年时经历过极度脆弱的感觉。
另外许多家长害怕,如果与孩子发展一种真诚温暖的关系。会削弱他们控制孩子的能力。
很多有条件养育的手段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这两种目标发生冲突时,更多人倾向于选择“控制”而非“链接”。
甚至从家长与孩子保持距离的含蓄手段中,你也可以看到这种态度。
比如在孩子早就能理解人称代词之后,他们还会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妈妈现在要离开了”)
即使我们坦诚自己的不足,即使我们用心灵和孩子对话,即使孩子可以看到,无论成年人拥有多少特权和智慧。
却依然要在世界上挣扎前行,要做好事,要衡量他人的需要,要不断学习——就像他们自己一样。
他们也依然会敬仰我们,事实上我们与他们相处时越真实,他们就越可能真正的尊敬我们。
以下是解读部分
无条件养育原则十三——真实可信
我们常说你不用做完美的妈妈,做一个真实的60分,妈妈也足够好了。
但我们好像不记得自己真实的一面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了生存,我们戴着太多面具。已经熟练掌握何种场合,该使用何种面具。唯独找不到真实的自己。
有一次让我印象深刻的角色转换。
前一秒我还在跟妈妈激烈吵架,下一秒女儿找我说话,我转过头。
愤怒的表情立马变成理智冷静。
事后我惊叹。我还真是把孩子的重要性输入到潜意识里了。
然后又反思,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我?
从一个控诉的女儿跳转到慈爱的妈妈,不过一秒的时间。
经过几个月的沉淀,再回头看。我知道这两个都是真实我的一部分。
顶撞父母,做错了事的是真实的“我”。
面对孩子,和颜悦色也是真实的“我”。
如果我不接纳“坏”我,把他投射出去。
孩子是最容易接收投射。他就会变成爱“顶撞”大人爱“发脾气”的孩子。
在现实中确实发生了。
女儿和外婆回应拒绝,时常被外婆理解成“小小年纪就敢顶撞大人,以后还了得”。
而我和女儿相处时,女儿用同样口气反驳我处事不当时。
我的理解是她在据理力争的跟我诉求,是不是我弄错了?
我们站得比他高,躺着比他长,在一个巨人面前,他还有勇气坚持自己,这已经是最宝贵的真实了。
就像书里说的,你会反感孩子的错误,正因为你身上也有这种错误。
我们把它称之为“坏我”。
这就像照镜子,孩子是一面镜子,照映出了你身上的坏我。
于是你不停的在镜子上修改,修改成功照出来的你就是完美的。
像那些把孩子送进清北、哈佛。那一刻,人生的巅峰,父母会觉得自己是完美的。但生活还要继续,他们可能还会继续修改孩子的婚姻、家庭。
这种成功是少数,多数的情况是孩子反抗父母的修改。于是反抗,叛逆,厌学,沉迷游戏。
虽然十三个原则都是在告诉:
你父母应该做什么,
不应该做什么,
好像做父母的要求难于上青天。
但我还是想说:做真实可信的父母,坦然面对自己。
一个真实的人,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和不喜欢的东西。不会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下,拿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一个真实的人,有想做的事和不想做的事。
不会在自己疲惫不堪的时候,还要求自己要做好每件事。
允许自己的七情六欲自然流露,愤怒也可以,但请记得事后道歉,不形成惯性,怎么都行。
一个真实的人明白自己能力有限,不是全能超人。
不能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不能处理好所有和孩子的冲突。
不能把工作做到完美。
不能坦然面对伤害过自己的人。
不能把婚姻过得幸福美满。
那又如何?
作为一个妈妈,白天混迹职场,下班生活在柴米油盐中。
没有一项工作,比做妈妈的时间还长,比做妈妈花的精力还多。
更何况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想起一个新闻:现在放眼大街,女性穿着打扮越来越有亮点,相对于身边头发蓬乱,胡子拉碴,衣服邋遢的男性好太多了。
时间的齿轮在不停的运转,我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
要做到内外兼修。
也要接纳自己,暂时做不到。
——无论你拥有什么,依然要在这个世界上挣扎前行,要做好事,要衡量他人的需要,要不断学习,就像孩子一样。
至此,无条件养育的十三个原则都已分享完毕。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