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读了余华的«活着»,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许是它与当今社会景象的反差让我难以想象吧。
明媚的阳光洒在窗台,我百般无聊地躺在闺蜜的床上打量着她的房间,不知为何一本黑皮书像块磁铁般吸住了我的目光--«活者»。我心想“活着”有什么好写的,嘴上虽说着没意思,但手上却也没闲着。这本书讲的是一位旧时代地主少爷坎坷的人生经历: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从此一贫如洗家道中落,穷困之中福贵因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过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哑巴,悲剧接踵而至转眼间家里只剩他一个活着。
一开始我毫不在意地读这本看起来平淡无奇的书,看到福贵对老牛的称呼时我便开始怀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开了小差:是我漏读了什么吗?直到最后文章结尾了我才明白富贵是将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影射到了与他相依为命的老牛身上。转念一想,庆幸的是自己生在一个和平且能充分发展自己的时代,旧社会的环境背景让人有太多的无能为力,而我们要做的是发展自己,造福社会,摒弃固化的落后年代。
无论是命运不公还是世事难料,人们都应该去力挽狂澜。
古有才子饱读诗书,今有能人层出不穷。史玉柱用“从一片废墟到创造出500亿财富”的实例向自己的人生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向人们证明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创业前期的史玉柱立下高目标横冲直撞,最后到手的只有上亿债务和无人问津的烂尾楼,往后的一段时间终日堕落于玩游戏,但一个商人的嗅觉和敏锐让他意识到:“这里流淌着牛奶和蜂蜜!”正所谓死过一次才知道死的滋味。痛定思痛,史玉柱陷入苦苦的思索:我究竟错在哪里?他把报纸上骂他的文章一篇篇接着读,越骂得狠越要读,看看别人对他失败的“诊断”。史玉柱带着刨根究底的精神将自己的事业发展得风生水起,向保健品,网络游戏,理财投资等领域进攻并运营走入正轨。
及时地反省自己才能进行有效的自救。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虽然明天有新的太阳,但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得时无怠时不再来。人们应本分活在当下,应聚沙成塔;不饱食以终日,不弃功于寸阴。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