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需要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党员干部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厚植为民情怀,走好群众路线,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小事不言小,以枝叶关情的态度办好群众“心上事”。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群众的事,无论是柴米油盐的琐碎,还是家长里短的细微,皆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联系发展大局、反映所思所盼。办好群众的“关键小事”,既是对党员干部为民初心的检验,也是对担当能力的锤炼。党员干部要自觉涵养“人民至上”的事业观、政绩观,善于“以小见大”,从细节处着眼、于细微处着手,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回应每一件诉求,以“小切口”推动“一件事”向“一类事”延伸拓展,让群众在点滴关怀中感受温暖。
难事不畏难,以改革创新的举措善解群众“心头结”。急难愁盼问题,是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硬骨头”,也是工作中最难啃的“硬任务”。面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党员干部必须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主动靠前回应“槽点”、纾解“痛点”、打通“堵点”,推动“民呼”的问题清单转化为“我应”的行动清单、成效清单。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要树立求解思维,以改革破题、用创新开路,多到基层蹲点、多与群众交心,找准症结、抓住关键,在攻坚克难中啃下“硬骨头”、找到“最优解”,让难题在实干中化解、成效在创新中彰显。
实事不务虚,以善作善成的行动争做群众“心上人”。党员干部要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常进群众家门、常听群众家常、常念群众冷暖。在入户走访中听懂呼声,在谈心谈话中读懂诉求,真正放下架子、俯下身子,与群众面对面掏心窝、心贴心拉家常。坚持结果导向,用“真性情”换“真信任”,让群众从“陌生”到“熟悉”、由“信任”到“信服”。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将心比心、以心换心,以锲而不舍的韧劲和久久为功的定力,抓一件成一件、干一桩了一桩,让发展更有温度、民生更有厚度。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把群众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真正把群众“上心事”变成放心事、安心事,我们就一定能凝聚起党和人民同心筑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