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胖说,得到的用户都是一群上进、焦虑、不满足的人,属于知识狂躁型。
而我最近有些失眠,原因很羞涩,焦虑。想上进还不满足,定计划、复盘、再定计划、复盘,不停地折磨自己;
一位书友说,除了写作不知道还能做些什么。于是死磕自己写小说,结果发现写作只是暂别孤独的良药,却无法完全治愈内心的忧伤;
一位同事闲来无事时做微商,每天抓耳挠腮地思考为什么别人月销量能够20万而她还不足2000,冥思苦想后才发现与其在家里烦恼,还不如和美容院老板商谈项目来得痛快;
一位老家务农的亲戚感慨为何城镇悬殊贫富差距那么大,突然有一日得知郑州有套房子出售且价格合适,当机立断贷款买下,半年后碰巧房价大涨,一夜间升值一倍。
很多时候,我们其实都是在家里和自己过不去。
知识更迭越快,人群划分越明显。
网络时代的知识更迭太快,当你欣喜若狂地看到一个新消息想昭告天下时,发现可能已经是旧闻;当你终于掌握一门应运而生的技能时,发现技术可能早已更新换代;当你想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传播给大众时,发现早已衍生出更多的相关产业。于是,你苦恼自己为什么总是跟不上知识产生和发展的速度。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想法。知识更迭越快,人群的划分越明显,大家都在各取所需,但是需求点却不尽相同。大致可以分为这几种类型:
一是运营人。这类人有着敏锐的捕捉能力和强有力的链接能力,他们能够洞察知识发展的趋势以及在趋势中行走的人群,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让这些人与产品环环相扣,成为一个可以打造的群体,典型代表就是罗胖。用买书作为一个平台,汲取众多高层次、有思想、有品位的优质人才,通过其他媒体平台和自己创办的知识共享平台,服务大家的同时名利双收。
二是产品人。这类人具有超强不断产生信息并且整合的能力,他们能够把已有或未知的信息进行深层次挖掘与运用,不断产生符合大众口味的知识体系,他们干一行精通一行,每个领域都可以涉足且都能精深,典型代表就是古典。作为一个想出国跑去新东方学习却变身为专业讲师,然后开始玩职业生涯创办新精英学院,现在又和“得到”合作开辟精讲专栏的人,这种人不断变换身份出售自己的思想,却每次都能出神入化意想不到。
三是媒体人。这类人的特质就是具有传播性,当一件事情发生时,他们想到的可能不是为什么会发生今后会怎样是否能解决,而是第一时间传播给大众或者受众群体,他的信息发散越多越广,关注的人就会越多,典型代表是狗仔队,当然,正面代表是真正的媒体人。他们是链接信息和人群最直接的人群。
以上是古典老师根据未来职业世界可以划分出的三类人群。而纵观现实生活的人间烟火,也可以分为三类人群:
一是不满现状死磕命运的人。这类人具有很强的事业心和占有欲,他们不满足目前的生活状态,追求不同于现在更高的价值观,大部分是创业者或者在公司打拼的年轻人,比如在简书上很火的彭小六,IT男却在下班后变身知识第一传播人,用学识和团队智慧赢得关注;比如一位已经成为百万年薪总监却重新发展自己充当斜杠青年的莫同。
二是满足现状享受生活的人。这类人体制内的占大多数:随遇而安不喜爱世间纷争,有个安身立行之处便悠闲自得;温水青蛙的生活可能无力反抗和逃离,多半是无法改变大环境,依靠年头资历混到中层管理级,暂无拔高出头之日便享受当下。
三是不满现状却放弃未来的人。这类人群没有生存压力和家庭困扰,多为上班初期在职场不适应的年轻人和即将退休的老年人,空有一腔热血无处喷洒,最后只得破罐子破摔且不想修复平衡,开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虽愤世嫉俗但只能得过且过。
在家憋大招,还是能力有问题。
如果你已经成为古典老师提到的三种人群,那么可能不会出现下面这种情况,如果你只是世俗中的烟火人,可能内心总在想:不飞则已,飞则一鸣惊人。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想要上进的人群,大都处于在家苦读、苦学、苦思且特享受学习后的愉悦和满足感的状态。但是坚持之后并没有成效的情况下,很多人会怀疑人生且思索,为什么我具有远大理想且认真学习还充分利用碎片时间仍旧一事无成?为何我的职业生涯如此不顺利?
那么,究竟什么是职业生涯?简单说其实就是我是谁,要去哪,怎么去的问题。“去哪”的过程是制定长期目标或者梦想的过程,有三年到五年的长期计划,一年的短期计划;“怎么去”是考虑如何到达目的地,通过何种方式达到自己目标;“我是谁”其实是准确认知和定位自己,比如到达目标需要的学历以及能力。
在新的职业世界里,首先搞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其次知晓我是谁,然后思考我有什么能力,这些能力能否与组织要求相匹配;接着清楚组织需要何种能力,匹配后他们所给与的是否为个人所需。当一切呈现正循环旋转的状态,便是成功和幸福的体现。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能力才是新的职业世界所需呢?
其实并不是会学习的人。而是需要知道如何把知识及时输出,用具有设计感并且大众可以得到共情的形式、利用现有人脉以及各种资源的整合进行,用好玩且能讲出故事的方式来表现某一项知识意义感的人。说的太长不好记,其实就是“设计感、共情、整合、讲故事、好玩、意义感”六项能力的人,才是一个极其强大、在热爱的领域痛快玩耍的人。
举例来说,思维导图的学习,很多人在接触这个领域的时候很新奇,慢慢就没有兴趣最后放弃。那么,同时运用这几项能力,把这个兴趣点运用到实际学习中是什么效果?我们可以试试看:
假设你是一位思维导图兴趣者,第一步,在网上找相关书籍进行购买学习或者参加微课程;第二步,寻找有共同爱好的群体,进行探讨和共享;第三步,把学习过程和想法讲述给别人听,把心得感悟分享与他人;第四步,自觉建群或组团参加相关方面的沙龙或比赛,逐步外化能力和特长;第五步,思考受益人群比如学生、职场人员,寻找更多的机会进行讲授,从而使得一门兴趣变成志趣,由最初的感官上升为带来价值和收益的事情。
所以,就像古典老师评论一位学习者的话:在家憋大招,还是能力有问题。言外之意就是,这个年代已然不流行独处学习死磕到底的状态,我们需要睁开眼看看别人,迈开腿找到同侪,张开嘴与他们交流沟通,去学、去说、去练、去找,网络运营和知识排山倒海的时代,及时认清自己的身份和属性,寻找最合适学习目标与路径,用一种死磕自己的态度,接触与你有共同想法和兴趣爱好的人群,踩着各种平台才能与世界过大招。
而任何一种方式,都比在家憋大招委屈自己强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