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性赋》学习笔记15

平性1

详论药性,平和惟在。

硇砂而去积;用龙齿以安魂。

青皮快膈除臌胀,且利脾胃;芡实益精治白浊,兼补真元。

原夫木贼草去目翳,崩漏亦医;花蕊石治金疮,血行即却。


1、硇砂 náo shā

矿物名。通常见于近代火山活动区,由火山喷出的氯化铵气体凝华而成。在工农业及医药上都有广泛的用途。也称卤砂。 明李时珍 《本草纲目·金石五·硇砂》:“硇砂性毒,服之使人硇乱,故曰硇砂。”

2、,gé

①指噎膈。《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其传为膈。”又谓:“三阳结,谓之膈。”此处之膈,即为噎膈之简称。后世又以“风、痨、臌、膈”为四大证,所谓膈,与噎膈同义。参见噎膈条。

②通“格”字。《儒门事亲》卷五:“《正理论》曰:格则吐逆。故膈亦当为格。”参见关格条。

③指噎塞、反胃。《杂病源流犀烛.噎塞反胃关格源流》:“噎塞,反胃,二者皆在膈间受病,故通名为膈也。”

④横膈膜。《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上膈,属肺。”

3、臌胀[ gǔ zhàng ]

中医指由水、气、瘀血、寄生虫等引起的腹部膨胀之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