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长连接和短连接
TCP在真正的读写操作之前,server与client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
当读写操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时它们可以释放这个连接,
连接的建立通过三次握手,释放则需要四次握手,
所以说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TCP短连接
模拟一种TCP短连接的情况:
client 向 server 发起连接请求
server 接到请求,双方建立连接
client 向 server 发送消息
server 回应 client
一次读写完成,此时双方任何一个都可以发起 close 操作
在步骤5中,一般都是 client 先发起 close 操作。当然也不排除有特殊的情况。
从上面的描述看,短连接一般只会在 client/server 间传递一次读写操作!
TCP长连接
再模拟一种长连接的情况:
client 向 server 发起连接
server 接到请求,双方建立连接
client 向 server 发送消息
server 回应 client
一次读写完成,连接不关闭
后续读写操作...
长时间操作之后client发起关闭请求
短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长连接的操作步骤是:
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保持连接)...数据传输——关闭连接
TCP长/短连接的优点和缺点
长连接可以省去较多的TCP建立和关闭的操作,减少浪费,节约时间。
对于频繁请求资源的客户来说,较适用长连接。
client与server之间的连接如果一直不关闭的话,会存在一个问题,
随着客户端连接越来越多,server早晚有扛不住的时候,这时候server端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如关闭一些长时间没有读写事件发生的连接,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恶意连接导致server端服务受损;
如果条件再允许就可以以客户端机器为颗粒度,限制每个客户端的最大长连接数,
这样可以完全避免某个蛋疼的客户端连累后端服务。
短连接对于服务器来说管理较为简单,存在的连接都是有用的连接,不需要额外的控制手段。
但如果客户请求频繁,将在TCP的建立和关闭操作上浪费时间和带宽。
单进程服务器-epoll(有一个特殊的内存,共享内存,用事件通知。效率高)
IO 多路复用
就是我们说的select,poll,epoll,有些地方也称这种IO方式为event driven IO。
select/epoll的好处就在于单个process就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网络连接的IO。
它的基本原理就是select,poll,epoll这个function会不断的轮询所负责的所有socket,当某个socket有数据到达了,就通知用户进程。
IO体现
1.减少复制的过程
2.事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