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第一书记制度,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信团鼓楼里讲到“第一书记制度还是要坚持,脱贫之后乡村全面振兴任务同样繁重,这方面还是要加强。”这句话为持续推进第一书记制度指明了方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全面振兴,在这一伟大征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可估量,第一书记是建强基层组织的“领头雁”,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是乡村发展的核心保障。

工作中第一书记通过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升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让党员在乡村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帮助培养选拔优秀的村“两委”干部,优化班子结构,让基层党组织能够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同时深入调研,找准问题根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使软弱涣散的基层党组织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每一户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下足功夫,他们根据当地实际,挖掘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正是因为有了第一书记们在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不懈努力,才为乡村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他们深入挖掘当地的资源优势,结合市场需求,为乡村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帮助村民打开农产品销售渠道,让乡村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积极推动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打造特色民宿、开发乡村旅游线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让乡村经济发展的引擎轰鸣作响。

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为了让广大农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第一书记长期驻村,与村民朝夕相处,了解村民的需求,从初入乡村时的“听不懂方言”“有距离感”,到后来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吃一锅饭,深入了解群众的需求和困难,与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倾听群众的心声,成为群众的“贴心人”,无论是帮助村民解决孩子上学、老人看病的难题,还是协调邻里纠纷都尽心尽力,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支持,让村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和受益者,通过与村民的密切联系,第一书记将党和政府的政策传递到乡村的每一个角落,也将村民的诉求反馈给上级部门,使乡村发展的决策更加贴近实际、符合民意,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坚持第一书记制度是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理念的深刻践行,他们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见证者、参与者,更是推动者,在未来的乡村振兴征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完善第一书记选派、管理和激励机制,让更多优秀的干部投身到乡村建设中来,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