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横”行,年轻人与文玩》
作为一个九零后,总有朋友不理解我每天手上总玩着一条手串,或长或短,但是总是不离身。有的认识的朋友会点评两句,其实这些东西已经流行了好久。
珠串作为一种佩饰,在中国绝对是由来已久。在北京房山山顶洞人遗址的考古发现中,就出土了距今约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所生产的“珠串”。商周时期,玉文化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玉石骨器的制作也极其发达。周代的贵族以玉、石、玛瑙等珍贵材料穿成串,称做“礼玉”,用来佩戴以显示其身份或地位。
现在我们手上挂着的手串形制大部分来自于清朝“朝珠”或“佛珠”。更符合现在我们的审美。
一个古老的文化悄悄的在我们现在的生活中慢慢萌芽开花,其实是一种必然,当大量的文化遗产夭折在了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当中,这种简单易懂的文化更容易传承下来,在藏区遇到了一家六口,年长的奶奶手中佛珠已经传承了三代,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手中的佛珠成为了一种寄托,一种对于纯净心灵的信仰。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加持,传下来的除了佛珠,还有他们对于心灵信仰的一种流淌。在如浮萍漂流于湍急水中的年代。一条念珠在手中的摩挲,感受岁月带给的悲欢离合在珠子上留下的痕迹。放置胸前,感受前辈带来信念的力量。
我喜欢上了文玩是因为经历,因为曾经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难免得宠,家里的宠爱让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但是随着年龄不停的增长,才发现有些事情我做的不如同龄人好,有些想法十分幼稚,慢慢长大了之后,一个又一个的教训让我遍体鳞伤,让我像一只被人抓着翅膀用力往树上抽的鸟一样。总是会很委屈,会很接受不了,无人倾诉,倾诉无门就会选择一些解压的方法,从最开始的削铅笔,打开笔屑盒把一条一条的笔屑抻直。再到最后发现手串这种慰籍心灵的小东西,感受每次把玩后都让心里非常安静,才发现有些计较的事情,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低头看着手里的珠子,发现岁月时光的风和雨不光在心里留下了印记,更在手串上留下了更深的痕迹。
现在时间过的飞快,日程安排的紧张,人心更是浮躁,年轻人的压力和心上的茧子并不比父辈们差,有时候会用红灯绿酒缓解心中的强压,有时候宿醉街头,有时候在陌生人身边醒来,当这些都还不能让心思平静,呼吸平稳的时候,就会有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选择安静的方式缓解,身居高楼,左手持串,右手擎着茶杯,坐看身下云起日落,车水马龙,不是看透,是经历太多。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一个心怀仇恨的人,买了一柄两尺的刀,想去手刃仇人,周围的人告诫他,你的刀太长了,不适合隐藏了你需要让它变得更小一些。他去买了一块磨刀石,坐在河边,不停的磨着刀,当刀磨到一尺二寸长的时候,最初告诫他的老者说:“还是太长,你需要让它更短一些。”当长刀变成了一柄六寸长的匕首时,老者点了点头说:“这个尺寸正好,你可以用它手刃仇人了。”他听罢便提刀上门手刃了仇人的一家逍遥法外飘零江湖。………………这,是不可能的。
他听罢老者的话,并没有停止手上磨刀的动作,直到有一天月光皎洁的夜晚,曾经寒光烁烁的刀子再也看不见月光流过刀身的光华了。因为这柄刀,经过长时间的磨拭已经只剩下刀柄了。在他哈哈的大笑中,刀柄打碎了水中的圆月,回到家中继续着他的生活,心中再无仇恨。老者是河上的摆渡者,每载一船人后都会讲起这个故事,船靠岸后,老者都会一声轻叹后说道:“他磨的不是刀,是他的心阿。”
年轻人们玩手串也是在磨砺自己那并不坚强的心,在用手指掌心打磨手串的同时,也在悄悄的圆滑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