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也是一种能力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农历: 十二月初七

天气:雨

读经方法:137累积法

累积时间:第66周第是6天,累计读经391天。

读经人员: 梦轩—子轩

读经内容:《易经》蒙卦(四)《唐诗三百首》上79《新概念英语》89

妈妈通读《易经》周易上经1—30卦,累计50遍,周易下经31-64卦,累计50遍,系辞卦,累计24遍,通读《老子》1—81章累积50遍,《中庸》累计2遍。

育心经典,读出来智慧!

今天听了樊登老师分享《放弃的艺术》这本书。

列举了棉花糖实验案例:研究人员在孩子面前的盘子里放着一颗棉花糖,孩子们被告知可以吃掉它,但要是等到研究人员离开再返回后吃的话,他们会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如果决定立刻吃掉的话,他们可以按铃。

在实验观察中,很多孩子一上来就放弃了可能得到的奖励,把棉花糖径直吃了下去,甚至在研究人员没走出门口时,他们就把糖塞进了嘴里。

有些小孩会坐立不安,用手轻轻拨弄棉花糖,舔棉花糖的边缘,揉自己的脸,费了好大劲儿最后还是经受不住诱惑。但是大约有30%的孩子等到了最后,并且得到了第二颗棉花糖。

而让这个实验跻身心理学荣誉殿堂的是米歇尔及其同事在这些孩子步入青春期的后期时,对他们进行的追踪研究。

利用父母的报告、大学入学成绩、心理评估和其他证据,研究人员发现,与抓起棉花糖就吃的孩子相比,那些能够忍受诱惑、做到延迟满足的孩子最终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

他们在进入青春期后,更有可能在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很强的自控力,更聪明,更专注,在设法集中精力时更少分心。

那么孩子们是如何产生这样不同的差异呢?完全是先天因素导致的吗?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正面案例来观察一下一个安全依恋型、对自我能力及自主权认识清晰并在成年后养成制定目标及放弃的能力的人,是如何成长的:

丽莎贝斯的职业道路漫长多变,她现年62岁,做过内科急救专家、心肺复苏专家、职业飞盘运动员、健康管理中心老板和教练,现在是个农场主、作家和养蜂人。在所有这些领域她都取得了成功。

她说:我总是认为我有自由做其他事情,不必承受压力继续做那些我不再喜欢的事,或者做那些我认为不再值得花费时间和努力的事。我认为,我必须不断增长见识。

进入新环境,需要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之后再改变道路,这符合我的理念。

这与她从小受到的教育分不开关系,在她的描述中,自己的童年生活是温暖和备受赞许的,她有安全感,也能感受到父母及祖父母对她的爱,通过家中每个人的言传身教,她受益良多。

她的父亲求实能干、脚踏实地、自力更生,她的母亲教会她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她的奶奶则永远支持她。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样,放弃的能力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改善的。

坚持一件事情,有时恰如顺流而下,惯性使然,在困难的面前,坚持却成了最为安稳舒适的选择,只要你愿意继续恒久忍耐。但有时正确的目标放弃是为了你选择重新开始,放弃绝非坦途。

生活点滴:有次在学校门口接子轩。子轩:妈妈我好饿!眼睛盯到摊上的小饼干,我想吃。我:哦!好吧!但妈妈想和你商量一下,你觉得每天吃多少个好呢?子轩:嗯!每天吃5个吧!我:你刚刚吃了几个?如我们今天吃了5个,还可以吃吗?子轩:刚刚吃了2个,还可以吃3个,完了就不可以吃了,只能明天再吃。我:嗯!吃多了也会上火呗!子轩真棒,学会了合理的安排,等待也是我们要学习的一种能力,妈妈相信你能做到,下次还会给你买东西吃,适当的满足你的需求。傻儿子高兴的说:“嗯!谢谢妈妈,我很棒呗”!之后我观察了几天,他们两确实做到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意识到学会放弃也是一种生存能力,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会越挫越勇。

梦轩闪光点:要爸爸妈妈注意安全,关心我们。

子轩闪光点:遵守约定。

我的闪光点:给到孩子们爱、信任、自由,足够的安全感,感谢孩子们让我在“坎坷”的路上坚持学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