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青春的关键词是「叛逆」。
于我而言,这种乐此不疲的「对着干」,一直从孩童时期延续到整个青春期。
记忆中遥远的小学还在安静偏僻的小山村,那时挤在冬天需要自己生炉火的小教室,班里的同学用脚趾头就能数过来。
有一次,老师和连续三次考第二的我谈心,问我下一次能不能考第一。然而,她所谓的下一次我考了第四。从此便无人问津,也就任由自己发展。
在中学课堂上,常常望着窗外,忿忿地想:要我在乎成绩,我偏不;规定我去研究爱因斯坦的理论,我偏不;不准和男生过多地讲话,我偏要和聊得来的人畅想未来……
少不经事的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渴望自由,以满腹的逆反心理为傲。因为那时的我,怎么都想不通人的一生为什么有那么多约定俗成。
这种思想,或许也一度归功于父母。
我们家的政策就是放养,像孙猴子给唐僧画的圈一样,只要不出圈子,怎么闹都行。
有这样开明的父母,加上膨胀的自由感,就变本加厉。
直到有一天,偶然与称不上熟络的朋友聊天,她的原话我已经记不清了,大意就是:所谓的自由,只不过是有人为你创造了能够自由的条件。
那一刻,我才平静下来,惊觉自己一直以为的理所应当的自由是多么自私。
之所以如此任性是因为有相对不差的成绩顶着,是因为算不上富裕的父母愿意满足我任何虚荣的要求,是因为老师还愿意原谅TA曾经看好的学生。
自由是什么?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说白了就是给你栓一条链子,链子长度范围内称之为自由,链子的长度和弹性又因所处环境不同而有所区别,平时感觉不到链子,走远了就会勒脖子。
的确,这现实的枷锁,谁也逃不脱,但也从未见谁扬言放弃对自由的追逐。
当然每个人对自由的理解都不尽相同,但或许会有人与我一般,由于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沉淀,开始懂得要为自己追求的自由买单。
不愿不甘更不能心安理得地当一名啃老族,就算为了不受到房东鄙夷的眼神,就算为了去超市可以不看价钱往购物车里塞东西,就算为了自己那卑微的梦想。
林宥嘉的歌词这样唱「只有你,懂得我,就像被困住的野兽,在摩天大楼渴求自由」
追逐自由如同追逐梦想,无人理解的时候最孤独,但还是要以追求的名义,目光澄明,义无反顾。
本文由诗与胡说(tysyhs)微信公众平台授权发布,如有转载,请简信诗与胡说官微或添加平台主编微信号(YDSL1025),添加时请写明备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