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本书(第322篇日记)

图片发自简书App

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扑面走来了一个又一个经典之作,《老子》《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等。而《论语》无疑是影响巨大的,是中华文明的源头。

读经典,我们从《论语》起,我认为理由有如下几点

1.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以德治国,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认为从政者要爱护百姓。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他还认为为政者要以身作则,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譬如他的“有教无类”的教育主张;他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启发式教育方式;他的“温故而知新”的教育方法等。孔子被后世作为‘’万世师表‘’,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心中的标杆。

3.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了孔子道德思想。他讲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他讲礼,“食不语,寝不言”;他讲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他讲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他讲义,“见义不为,无勇也”。

4.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了它的魔力,一本书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孔子,以他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无论你在什么地方,你都会听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声音。

5.读《论语》,让我们了解了孔子的成长轨迹。“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孔子,一个矢志不渝的孔子,一个不知疲倦的孔子,一个无怨无悔的孔子。他是后人的榜样。

一个人,一本书,“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是日记星球212号星宝宝万儿,我在参加日记星球第十五期21天蜕变之旅,这是我在日记星球写的第322篇日记。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