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常用穴位之十八:肝俞

肝俞穴位于背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肝经气血输注于背部的"战略调控枢纽",中医认为其能疏肝理气、潜阳熄风,尤擅平抑肝阳上亢型高血压。  

《灵枢·背腧》首载背俞穴通调脏腑之功,《针灸甲乙经》明言其主"肝风头痛而目眩"。现代《腧穴名称与定位》将其列为高血压核心干预穴。  

2023年《中国针灸》多中心研究显示:艾灸肝俞穴4周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收缩压均值下降8-10mmHg,头晕、烦躁症状改善率达89%。  

作用机制:  

刺激肝俞可双向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  

1. 抑制交感兴奋:降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24%)  

2. 调节肾素系统: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  

3. 增强血管弹性:促进内皮NO释放,改善动脉僵硬度  

形成"肝-脑-血管轴"整体调控网络。  

取穴要诀:  

肩胛下角连线平第7胸椎棘突,向下循摸2个椎体(即第9胸椎),旁开食指与中指两横指宽处。  

艾灸法(首选):  

1. 回旋灸:点燃艾条距皮肤3cm画圈温灸  

2. 时长:单侧10-15分钟,皮肤潮红为度  

3. 频次:每日下午3-5点(膀胱经当令时),每周3次  

指压法:  

双拇指叠加按压,力度以局部酸胀感向肋间传导为佳,持续3分钟/次,早晚各1次。  

配伍太冲穴(肝经原穴):  

先按压肝俞3分钟,再点揉太冲2分钟,可使降压有效率提升35%(《中医杂志》2024),尤其改善头痛、面赤等肝阳上亢症状。  

禁忌警示:  

⚠️ 背部皮肤溃烂、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 血压>180/110mmHg时慎用强刺激  

⚠️ 操作后若出现心悸或血压骤降(<90/60mmHg),立即平卧饮用温糖水  

fMRI研究证实:刺激肝俞穴可同步激活下丘脑室旁核(PVN)与孤束核(NTS),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减少皮质醇释放,实现"中枢-靶器官"双通路降压。其调控血压昼夜节律的能力,使夜间血压达标率提高42%。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 点治疗疾病。穴位...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2,458评论 0 5
  • 耳尖穴,位于耳廓最高点折向前方时的顶端凹陷处,虽非传统经络循行要穴,却堪称人体“血压调节应急开关”。这一穴位如同天...
    芒迦阅读 17评论 0 0
  • 中国的慢性病形势十分严峻,截止到2018年,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的86.6%,脑血管、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
    两个人的午后阅读 1,858评论 0 0
  •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特征,并伴有血管、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成年人收...
    三年陈艾贴阅读 518评论 0 0
  • 现在我国患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呈年轻化,大多数人治疗高血压是使用药物,特别是西药,副作用很大,血压降了,又会导...
    啊商阅读 86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