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利益需要不均衡

斯坦福极简经济学Day3

09 垄断:平静生活来自企业与消费者的对立面

   获利拉动市场双向竞争:一方面带动优质创新产品诞生;一方面带动负面竞争,造成市场损害。这个过程中,出现的第三方进行法规结构的制定——政府。政府为了消除竞争行为出台一系列政策, 维护市场经济的平衡关系,也制约市场损害。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任何类型企业、任何规模、任何产业下所涉及到的不同竞争类型,包括四类:1. 完全竞争:产品相同;2. 垄断:单一生产者霸占市场(百度);3. 垄断竞争:差异性产品销售(风格、质量不同);4. 寡头垄断:少数企业在特定市场拥有大部分或全部营收。(阿里巴巴、京东)。

10. 竞争市场

   企业试图避免相互间的竞争,但却会密谋鼓励市场竞争。管理机构对违法竞争的定义是,确保企业不会合并为独占企业。关于充分竞争的计算需要通过HHI(赫芬达尔.赫芬指数)来衡量:企业的营收/市场总营收*100%=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的平方加总和便是HHI。

   反托拉斯用来判断和监察市场竞争程度,这个过程除了观察市占率,还需要观察市场价格的模式。

 11. 管制法

    被管制的产业:必须依赖某种网络建设,建设成本高,经营成本低。市场竞争从正向依然鼓励创新与提高效率。政府成为市场竞争无法良好运作的仲裁者。但规则和管制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管制手段同样可以尊重激励因素和市场力量。

12. 零污染无法实现

    雾霾笼罩中国北部,全球都存在这个问题。但环境污染无法杜绝。经济学体系中,自由市场的概念,主要来自于“使所有人都受益的论点”不成立。外部性有正有负。污染则是负外部性非常重要的案例。在治理和控制污染的过程里,激励减缓比抑制更为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