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撬动油门而不是推轮子”是《学校如何运转》扉页上的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就用它做了这篇读后感的题目。
《学校如何运转》是我2020年读的第一本学校管理方面的书,读得很用心,甚至对于书中出现的一些词汇,都进行了查阅,以加深我对这本管理学的认知。譬如:“结构”是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组织”是按一定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制度”要求成员共同遵守的规章或准则;“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书中很多理论超出了我的传统认知,对上面几个词的查阅是因为需要对“在工作中,能用结构解决的问题,就不用制度;能用制度解决的问题,就不靠开会。”这句话的理解。很显然,这句话是对 “撬动油门而不是推轮子”的阐释,一所学校中,组织结构就是撬动学校管理的油门。
对于如何运转一所学校,书中告诉我们要有方法。这个方法就是调整好学校结构,理清各个部门的工作和职责,明确责任、权利、利益为每个岗位赋能,让听到炮声的人指挥打仗。
李希贵校长把学校组织结构分为五个组成部分,即战略高层、中层管理者、教育教学一线、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并进行了职责划分。对于战略高层来说,就是管好人财物,理清人员的权利和职责,为学校的发展掌舵导航;中层管理人员应该为教育教学支持服务,为师生搭建平台,为学校的发展保驾护航;一线教师通过教育教学促进自身的发展,带来学生的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续航。然后一章一章地用生动的案例进行解读,只有多读几遍,才能领悟学校管理的艺术。
书中有几个关键词:结构调整、第三空间、利益、变革、客户、风险评估等,李校长将市场经营理念运用与学校的运转与管理,他的十一学校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他说,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他说,教育工作的最大的特征是人对人的影响,因而一所学校产生效益的环节,肯定是师生相处的地方,因为在这里最有可能产生效益,带来学生的成长。在所有影响教育效果的变量中,师生关系是最关键的要素。换句话说,只要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就会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他说,包容共生。学校是学生可以犯错误的地方。现在的校园里,学生在老师人前身后常常表现不一,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校园里的过度管理,不允许学生出现问题、犯错误。当学校的运行机制允许学生犯错,并给教师留足陪伴、引导、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时,容错机制才能形成。
他还说,评价团队才能形成团队,团队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在一个组织内部,应该追求的是合作,通过合作形成组织能力,所谓攥起的拳头有力量。
这些理论与实践,让人看到了一个拥有教育情怀的教育家形象,为了让学校能良好运转,尽量减少人为因素,他组建了一套多么严密的组织结构图。
合上书本,我陷入更深的思考,“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真正含义应该是校长对学校组织结构的建立,这样以来,即使校长离开学校,因为组织结构的建全,学校仍然照常运转,并且保持良性发展态势。因为撬动了学校组织结构这个“油门”,所以让让学校中的战略高层、中层管理者、教育教学一线、支持人员和研发平台相互配合,更好地发挥各自功能,减少了个人因素的影响,延长了学校的生命周期,让学校更好地发展,这才是校长最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