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耶·马斯克是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女性,她的人生像爽文女主,却比小说还猛:69 岁拿下美国畅销彩妆代言,四次登上美国时代广场的广告牌,70岁了还在T形台上当超级名模走秀。
谁能想到,这么飒的女人,曾经差点被生活摁在地上摩擦到粉身碎骨。
把时针往回拨四五十年。
她在生孩子的宫缩间隙里,还被丈夫逼着给飞机上油漆;在家里,脑袋永远抬不起来,耳边 24 小时循环播放“你无趣、你丑陋、你蠢”,明明她是选美台上最亮的那束光。
她的丈夫会在啤酒宴会上当着所有人的面打她,还因为一点小事拿着菜刀满大街追着她砍,甚至威胁她如果敢离婚就会朝孩子们的膝盖开枪……
后来,她带着三个娃逃离了这段惶惶不可终日的噩梦生涯,过着今天睡厨房、明天睡客厅的日子。
她就这么单枪匹马过了四十年,硬是把三个娃拉扯成人,个个拔尖。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大儿子埃隆·马斯克——特斯拉的老板,首家将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的私营公司SpaceX的老板……
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这本书《人生由我》,梅耶·马斯克的人生前半场比我们身边的普通人都惨爆了。
她是如何从深渊里一步步爬出来的,又是怎么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呢?她的孩子为啥都这么争气呢?
谜底就藏在这本书里,也许我们每个当父母的,都能从中找到一些参考答案。
01
家族基因强大,舒适不是必需品
梅耶的母亲是一名舞蹈员,父亲是一名脊骨神经科医生。她父母是在加拿大的时期相遇的,婚后他们先后生了四个孩子。
此外她父亲第一段婚姻里还有一个男孩,外加一架帆布蒙皮飞机温妮,也算是他们家的家庭成员之一。
她的父亲开了一家脊椎按摩诊所,母亲则开了一所舞蹈学校。这一段家庭背景听上去和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差不多,可接下来的故事很可能会惊掉你的下巴。
梅耶的父亲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所以在工作之余,他经常开着飞机带着全家人一起去加拿大周边溜达。
五十年代,根本没有像现在这么先进的GPS导航,在天上飞行全靠指南针和地图导航。
他的父亲无疑是一位技术硬核的飞行员,而且在梅耶和双胞胎姐姐还是三个月的小婴儿时,她们的父亲就带着这对双胞胎一起去外地参加会议。
后来,他们家决定离开加拿大,前往南非体验传教士向他们描述的新生活。
那个年代的轮船也没现在这么先进发达,他们就把飞机拆成小块,然后装在纸箱里一起随着轮船漂洋过海。到了目的地,再将飞机重新组装起来。
夫妇二人带着五个娃,四个都是离不开大人看护的小孩子。其中一对两岁的双胞胎,再加上一个六岁和八岁的小孩,花了两个月才抵达非洲。
最冒险的行为莫过于梅耶父亲的壮举,他开着飞机在南非上空盘旋着。当他看到下面有一片美丽的蓝色花海,就选择在这个地方降落定居了。
到了非洲以后,当地人跟加拿大人一样,都觉得这家人太疯狂了。男主人一有时间,就拖家带口一家人乘飞机到处旅游,跟别人家的生活方式有着天壤之别。
最离谱的是,他们甚至会开着飞机到三万英里外的澳大利亚旅游。
由于路途遥远,他们不惜拆下飞机的后座来存放油箱。在跨越大洋的万米高空中,还得亲自动手加油。而且他们特地在飞机上携带了所有可能用到的工具,以备不测。
神奇的是,当年那么简陋的条件,他们一家人周游了六十个国家,穿越了非洲海岸、亚洲、太平洋,每次还能够平安归来!
这家人不止爱在天上探索,每年的七月还会去卡拉哈里沙漠,寻找书本中描述的那座失落之城。
一家人挤在皮卡车里,随身携带三周的食物、水和汽油,谁也没觉得带上五个孩子一起去探险会有什么顾虑。
一路上他们可能会迷路,可能会看到沙漠里的墓碑,可能会困在沙漠里动弹不得。沿途还会穿越很多个部落,语言不通,途中遇到的困难不计其数。
比如,车子零件坏掉了,他们会把坏掉的焊条重新焊接起来;饮用水里不小心掺杂了汽油,就那么将汽油水喝下去,直到找到新鲜的饮用水为止。
还有更魔幻的遭遇,偶遇在帐篷前闲逛的狮子,被蝎子蜇一口,被鸵鸟追赶,一不小心踩到鳄鱼的身上……
野外的生活跟家里舒适的生活相比,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但是这种未知的冒险生活,每天都像是在解锁一个新的游戏关卡。
无论途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从来没有气馁和退缩,都是想方设法去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难。
而且这种魔幻的沙漠之旅,他们家不是像去旅游景点打卡后就不来了,而是累计经历了十几次哦!
02
言传身教才胜过千言万语
梅耶的父母从小都没有教育孩子“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不会人云亦云,也不在意别人的看法,而是只要心中有梦想,即刻就采取行动。
不管是沙漠探险也好,还是跨国飞行也好,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用自己无声的语言,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教给了孩子们,比如独立、自信、坚强、勇敢等等。
再比如远离舒适区,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拥抱变化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个孩子从出生开始,都要尽可能地早点独立,独自学会解决自己遇到的困难。
梅耶和兄弟姐妹学到的本事,压根儿不是父母“耳提面命”的训话,也不是长篇大论的道理,甚至连“教”都算不上。
它们就像空气,自然而然——全在父母举手投足的日常里,一点一滴,悄无声息地渗进了骨子里。
比如他们在沙漠中探险时,家里的大人和小孩各自都有分工:双胞胎姐妹负责收集干柴,弟弟生火;父亲会去沙漠中狩猎,母亲则会将随身带来的鸡蛋面粉酵母拿出来,在沙漠中给大家制作烤饼。
再比如他们第一次骑马到六十英里外的一个目的地,周围遍布山地。这一趟旅行要花好几天的时间,5岁的弟弟坐在潮湿的马鞍上不哭不闹。
旅途中他们只能吃罐头和面包,连晚上睡觉都是随便找个地方凑合一晚。半夜里可能牛会伸舌头来舔脸上的盐分,但是他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挑战,没有人会抱怨。
梅耶的父母一直把孩子当做成年人来对待,他父亲总是在孩子们耳边说,没有什么是霍尔德曼家的人做不到的!
父亲将脊椎按摩诊所开在家的旁边,梅耶8岁的时候就和双胞胎姐姐在诊所里帮忙,帮父亲邮寄诊所的月度宣传报、打印范本;12岁时给父亲当诊所接待员,给病人登记、泡茶、拍X光片,还得陪着病人聊天。
正是由于父母的耳濡目染,他们兄妹几个长大之后也是个个都很有成就:梅耶和哥哥是科学家和企业家;弟弟在南非建立了自己的商学院,同时在加拿大一所大型机构里担任副校长;两个姐姐各自开办了一所舞蹈学校。
到了梅耶这一代,她也没有掉链子,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把家族精神延续下去。
比如当她逃离婚姻的魔窟之后,她为了给孩子们吃饱穿暖,只能抓住所有的机会提升自己。为了谋生,她甚至把卧室改造成了办公室,用来招待前来做营养咨询的客户。
和她父母曾经教育她们的方式一样,她也是这么去养育自己的孩子的。
她在T形台走秀的时候,把孩子带到工作场所,让他们坐在台前看书。在她忙着给别人提供营养咨询时,女儿托斯卡会在办公室里帮忙,用打字机处理医生们的信件;
梅耶经营的模特形象学校里,年仅8岁的女儿就开始负责教学生走秀、编排T台节目、开设礼仪课程,她还是所有节目的化妆师。
父母就是孩子身边最好的老师。梅耶的父母毕生都在在热情地发掘未知生活、学习不同的文化、探索全新的领域。
而梅耶跟她的父母一样,一直是以身作则。哪怕是穿二手衣服,再苦再累,她在孩子们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一位孜孜不倦,战斗不息的母亲。
为了活出自己的价值,她从不会让身边的机会溜走。哪怕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为了得到一份来之不易的模特工作,她在三尺深的积雪里换乘五六趟,通勤往返四小时。
03
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选择,让他们顺应天性发展
梅耶父母那一代,从来都不会去编排孩子们的人生剧本,让他们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
轮到梅耶抚养她的三个孩子时,她也从来不去干涉孩子们,让他们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只有在孩子们有需求的时候,才给予支持和鼓励。
老大埃隆·马斯克在制造电动汽车来促进环保事业,这才有了后来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他同时还有很多个身份:太空探索、火箭发射技术的创始人……
最近他又大开脑洞,想要推翻美国的两党制,推出新花样--美国政党。
老二金博尔开了一家“农场食材直供餐桌”的餐厅,并且他还在教全国各地的孩子们,在学校建造水果园和蔬菜园。
老三托斯卡经营自己的娱乐公司,专门制作和导演由畅销小说改编的爱情电影。
三个孩子能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梅耶这个妈妈是如何教育他们的呢?
用今天的话来说,她纯属“散养”,不补课不内卷。只要孩子们安全,剩下的顺其自然。
她也从不去检查孩子们的家庭作业,因为孩子从小学会了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他们跟在母亲身边学会了规划自己的人生:自己选高中、大学,自己去申请贷款,想要的生活得依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
埃隆·马斯克在十二岁的时候就学会了用电脑,并且用代码写出了计算机游戏,让当时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都赞叹不已;
而老二金博尔从小就对食物有浓厚的兴趣,从十二岁就开始给全家人做饭。他简直就是一个天生的厨子,对各种食材信手拈来,做出来的食物既有创意又美味可口。
小女儿托斯卡从小就是一个出色的演员,迷恋戏曲、舞蹈、表演和音乐,而且一直热爱电影。在她还是七年级学生时,就代替老师接管戏剧俱乐部的运营。
正是由于梅耶的孩子们从小就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浸染多年,成年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深挖,这样才能从人群中脱颖而出。
而且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梅耶一直尊重孩子,把孩子们当成真正的大人一样看待,而不是嘴上说说。
孩子们长大后,他们一直在搬家,曾经在三个国家八个城市里安过家。
要说频繁的跨省跨国搬家,对梅耶个人的事业确实是一场“急刹车”。她的事业刚走入正轨,有时候正处于巅峰期,可是孩子们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想离开南非去美国、加拿大闯荡,梅耶都是全力支持他们的梦想。
其中有一段小插曲:18岁的埃隆·马斯克要去加拿大追寻他的电脑事业,15岁的托斯卡也想去那边看看。
梅耶当时正在南非攻读博士,她不想让孩子们的梦想止步不前,所以决定飞去加拿大先摸摸底。
结果等她三周后回到南非时,15岁的托斯卡已经把家里的房子、车子、家具全部变卖了,就等着家长在文件上签字。
要是换了别的家长肯定会原地爆炸。可梅耶却没有生气,只要孩子们的想法有道理,就全力支持他们,一家人搬去加拿大。
那时候多伦多正值隆冬,航空公司把梅耶的行李给弄丢了,而她们在南非卖房子的钱出于资金管制,也不允许全部带走。
无奈之下,有很长一段时间,梅耶只能挨个找埃隆和托斯卡借衣服穿,然后一遍遍跟别人解释她为什么会穿着怪异。
在南非,女儿托斯卡拥有整栋房子里最好的房间,还有一整面墙的衣橱;而到这里之后,只能几个人挤在很狭小的空间里。她还得利用课余的时间去一个又一个快餐店打工。
可是即便生活发生了翻天逆转,她们学会了为自己的选择买单,只有积极向上的努力,从来都没有半句话的怨言。
不仅如此,梅耶对孩子的决定,包容得近乎“离谱”。
梅耶的女儿在三十七岁时决定生小孩,她走的也不是寻常路:不是像常人那样,先找到合适的伴侣,再将生娃提上日程。
而是决定做试管婴儿,有点像现在互联网上的“去父留子”。
换作别的家长,早就会费尽心思把这种“危险念头”从女儿的脑海中格式化删除。但梅耶却非常理解自己的女儿。
别人会劝解自己的女儿,只告诉她单身妈妈的生活会无比艰难,而梅耶的回应则是:“加油,我会帮你挑选精子捐赠者。”
后来,她的女儿托斯卡成功地生下了一对试管婴儿,而梅耶送给女儿的全是满满的祝福。
04
写在最后
当我缓缓合上这本书,胸口像被潮水一下一下拍击,久久无法平静。
回望梅耶·马斯克的过往经历,她的人生跌宕起伏,充满了魔幻色彩。
她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前半段还在泥潭里打滚,后半段已经悄然爬起来,拍拍身上的泥土,继续前行。不管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她硬是为自己劈出了一条通天大道。
更令人称奇的是,在那么恶劣的条件下,她独自一人把三个孩子培养得如此夺目,大放光彩。
她凭借这么厉害呢?
凭的是家风——那股子嵌进骨髓、流在血液里的倔强。
那是“再高的浪也敢迎头撞”的冒险胆色,
是“舒适区再软也不躺”的清醒决绝,
是“想到就立刻动手”的雷厉风行,
是“被打倒一百次也要第一百零一次站起来”的顽强,
更是“我的人生只能我自己扛”的担当。
而比这更锋利的,是她对孩子百分之百无条件的信任与支持——这一招胜过了千言万语。
这种无声的言传身教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品质,代代相传。这也是一门在学校里学不到的课程,却又是在人生打怪升级的过程中,必须要用到的装备。
梅耶一家把它们掰开了、揉碎了,融入到一日三餐、一次飞行、一场沙漠迷路、一次搬家、一次求职……
孩子们不是在空洞的说教声中长大的,而是在无数这样的日常小事中潜移默化之中学会的。
所以,当马斯克家族再一次让世界瞠目结舌时,请别忙着惊叹。
只要那股精神火种还在,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随时都可能把星空点燃——
而那一刻,我们只会心服口服地说一句:看吧,又一场奇迹,不过是他们家的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