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名字的起源

昆山得名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6年)设立的昆山县,其名称源自境内的小昆山(今属上海松江区),该山因三国时期陆机、陆云兄弟的才华被喻为“玉出昆冈”而得名,象征人才珍贵如玉。

也有称:因玉峰山产昆石如玉而得名。

昆山名字的由来主要源于其境内的玉峰山(又称马鞍山),因山中盛产晶莹剔透的昆石,如玉似玉而得名“昆山”,这一名称始于南朝梁大同三年(公元536年)置昆山县时

历史背景与名称起源

昆山古称“娄邑”,秦代置娄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6年),分信义县置昆山县,县治位于小昆山北侧,此为“昆山”名称之始。小昆山又名天马山或玉峰山,因山中产昆石(玲珑剔透的玉石),得名“玉峰山”。

历史背景与名称起源

昆山古称“娄邑”,秦代置娄县。南朝梁大同三年(536年),分信义县置昆山县,县治位于小昆山北侧,此为“昆山”名称之始。小昆山又名天马山或玉峰山,因山中产昆石(玲珑剔透的玉石),得名“玉峰山”。

名称由来与文化象征

地理依据:县名直接取自境内小昆山,《旧唐书·地理志》明确记载“取县界(昆)山名”。

文化典故:三国东吴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合称“二陆”)葬于此山,其才华被比作“玉出昆冈”(昆冈为传说中产玉之山),后人遂称此山为昆山。

别称关联:昆山别称“鹿城”源于春秋吴王寿梦豢鹿狩猎的传说,与“昆山”名称无关。

名称的延续与演变

疆域变迁:唐代至20世纪50年代,昆山县境多次分割(如1218年置嘉定县、1724年分置新阳县),但名称未变。

现代沿用:1912年昆山、新阳两县合并后,名称沿用至今;1989年撤县建市,仍称“昆山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昆山得名于南朝梁大同三年(536年)设立的昆山县,其名称源自境内的小昆山(今属上海松江区),该山因三国时期陆机、陆...
    博纳天下阅读 32评论 0 1
  • 宣德五年夏天,况钟升任苏州知府,一到任就接到昆山县县官上报,请求批复一件芭蕉杀人奇案,原来玉峰山下有一位隐士叫李铭...
    记者的记阅读 9,723评论 0 1
  • ⊙柯平⊙ 梅花草堂主人 到了昆山不登玉峰就像到了杭州不游西湖,难免会令人有一种如入宝山空手而还的怅憾之情,这无论在...
    singing阿梅阅读 4,733评论 0 0
  • 去过昆石亭林园的大都对昆山三宝印象深刻。昆石,昆曲,并蒂莲。关于昆石,昆山本地是这样描述的:昆石产于昆山市玉峰山中...
    禾叶兄弟阅读 3,483评论 1 1
  • 卜经过上次小黑瞎讲讲,想必无论你是新老对山前应该有了些些了解,也懂了那位号称顾大麻子十八点的仁兄并非只是因为长相才...
    浪里黑条条阅读 3,95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