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一周又过去了(心感时间消逝太快了!),我回首这周写的文章,最有意思的留言就是审稿人涅阳三水的留言——居然没看懂。当时正当最忙的时候,还没来得及回复,但是,这句话让我明白:看不懂不是读者的问题,很大时候,是自己的问题。
我重新审视过自己的文章,确实没有写得通俗易懂,又或者举例子没能更加结合主题,想了好几晚上,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写得更好呢?
下周的尝试——改变文章结构
1、发布思维导图,让读者有一个纵观,就像书本的目录;
2、引出概念;
3、结合例子,分享做法;
4、总结文章,点题+升华;
5、预告:明天将要写得内容。
一天不读书,无人看得出;一周不读书,开始会爆粗;一月读书,智商输给猪。
写文也是一样,我一天不认真写,没有人看得出,一周马虎过去,肯定有用心的读者感受到!敷衍别人,不如不写,敷衍自己,更加可悲。所以,要好好反思,自己有没有用心对待。
尝试是为了全面认知
这周末去了听古筝音乐会,一开始心情并没有抱多大希望也没有多大的期待,尽管自己是学古筝的。当初也只是和朋友聊起,不好意思推搪,就买下票一起去看看。对于古筝的乐理、背景知识我并没有朋友那么了解,就更加不觉得有“非看不可”的理由或者冲动。
两个半小时的古筝音乐会结束了,最大的感触是:我究竟弹毁了多少首曲子?(心里在嘲笑着自己)朋友非常贴心,给我带来了望远镜,让我仔细看了演奏家的演奏技法,这做法似乎有点像《高效能阅读》里面说的“参加大型书店的活动,保持‘热情’充沛”。
这些活动的好处在于,只要参加就能获得新的信息,还能体会到现场实况所特有的兴奋感,使热情愈发高涨。
参加自己相关兴趣爱好的音乐会也是如此,获得新的信息,能看到演奏家在演奏曲目的时候如何更精湛地表现这首曲目的感情,如何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技巧上如何收放自如,现场的满足感是会让我更加希望自己能够把古筝弹得更加好,热情满满。
如果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那么我想说“固有片面的认知限制了我对事物的期待”。很多事情都不感兴趣,不是因为事情本身不吸引人,而是我固有对这些事物的认知略带偏见。
如何做更好的尝试和抉择
音乐会回家的路上,我在想,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尝试和抉择?让自己不后悔,此生也值得?
后来想想,也有两种情况:
1、对这件事情有多了解,有所期待;
有一次我去听手嶌葵的演唱会,对于手嶌葵并没有了解,演唱会前一周不断去听她的歌曲,演唱会当天,发现并不是我想象那样粉丝挥舞着荧光棒为她喝彩,而是像在咖啡厅,静静地听歌,心情完全没有一点起伏。那次之后,我发现,自己喜欢周杰伦那种全场轰动的演唱会才有所期待。
2、对这件事情没有了解,但是对同行的伙伴有所了解,希望和ta有一段美好的回忆;
日本11日自由行,我对日本没有一点了解,甚至京都和东京都分不清楚,但是,我的闺蜜是个日本迷妹子,喜欢日本歌手和滑冰运动员,爱屋及乌,对日本特别了解,于是屁颠屁颠地跟着去日本11天自由行,那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旅行——去东京迪士尼感受梦幻的童年;去富士山泡温泉,近看富士山的美;去神户吃神户牛,重塑美食三观;到大阪坐幸福摩天轮,许下美好的愿望……
因为和喜欢的人一同经历留下美好的印记,哪怕迷路,也是一种幸福的邂逅。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抉择是绝对的“对”或者“错”,只有你自己内心给予他们一个“定义”。
很少人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很多人一辈子或许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么。只有你不断地去和内心深处的自己接触,尝试去了解自己每一个决定后的感受,才会慢慢发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感觉,做怎么样的选择会更加舒服、开心甚至难忘。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7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