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观园题名的“移用”“借鉴”“创新”说起

万众瞩目的高考结束了。但2022年高考作文的讨论远远没有结束。


不管是全国甲卷中有关《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

01

在我们学习一个新技能或知识的时候,往往是采用的直接移用,因为我们刚接触一个新知识,往往比较迷茫,不知如何下手,不知道怎么开始?如果直接从书里或者别人成功的案例中拿来,效果比较好,这样对我们尽快入门,有非常好的帮助。


同时也降低我们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增强我们学习的信心。

经过移用阶段之后,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那时候我们也有了信心和兴趣,为以后再借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我们开始学写作的时候。老师会让我们先去从好文章里边抄好词好句。这些。好词好句,如果和我们写的文章相同意思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过来用。

02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二个阶段,就是所谓的借鉴。这个就很好理解,有了基础。正处于似懂非懂的时候,可以借鉴别人的。


这个过程需要多加练习。用量变达到质变,像我们最熟悉的一万小时定律。


其实就是说明练习的重要性。这过程也是最艰难的。它没有了刚开始的新鲜和激情,正处于处于倦怠期。


如果没有恒心和毅力,很容易就会放弃。这个阶段也是比较漫长的,最不出成绩的时候。第一阶段,大部分都能做到的话,这一阶段估计有一半会被淘汰。

03

接下来,进入最难的一个阶段创新。经过两轮的漫长跋涉,能留下来继续往前走的,逃脱不了二八定律。


不光是精神上的磨练,对体力也是一种考验。在双重压力下,很多人都会举手投降,也是少有人走的路上的人越走越少。


在这个阶段能坚持下来的,都成了稀缺资源,做了头部首领。


比如做公众号的号主,前两年有很多人看别人做,自己也跟风开始做。


开始每天更新,坚持三天五天,这个不难,难的是坚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太考验人了,也太折磨人了,如果没有持续的输出和一定的毅力,根本坚持不下来。


再看看有多少人放弃的,就知道这个创新阶段是有多么难了。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坚持十年,再做不成,那确实是运气的问题了,也不会留有遗憾了。


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观终属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