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不信教的人,只是单纯对佛教书籍有兴趣。
看的佛教典籍也比较少,就是挑选一些看的顺眼,字少,有翻译,有故事,有插画的来看看。
因为不是系统看过他们整个体系,或许存在一些理解出入。
我看到的禅修顿悟,都是指向一个结果——无。
无念,无想,无欲,无求,放下是一种无,拿起又是另一种无,心中存想,一切皆可成无。
轮回因果都是外在,因为你无法一步到达,就设立过程。
如果一切皆无,则无轮回,无因果,无佛。
无信是另一种信,但他却是无的信。
无信佛,则不存佛,唯有无在心中。
把佛这个概念从中剥离,你看到的就是纯粹的思维,这个才是佛的核心。
佛的存在,解决什么问题?
给出家的人修行的地方,解答对生活有烦恼的人,教人行善皈依,吸纳传播更多本宗教人员。
作为宗教,都会存在以上现象,那么作为佛教他又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佛教的典籍思想,才是作为宗教的核心。
这样一来他的典籍才是作为宗教的立教根基,轮回,因果,生死,善恶,无。
我们可以看到轮回的本质是人定善恶,而非事物轮回。神灵审判你是善恶,就变成有一个评判标准,除了人以外,其他皆是罪恶,神灵如此难免偏爱人类,神灵有了偏爱,就一定不会偏爱其他人类吗?
神灵有了偏爱,这轮回就会是公正吗?
因果这个算是比较纯粹的逻辑关系,这个就不展开了,其实也没有那么玄乎,只是事物之间存在相关性,保持心态就可以了,用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这样辩证思想来看待。
生死这是必然,但是用信佛来达到了生死,超脱,未免寄望过大。信佛入轮回,不信佛也入轮回,这样这位神灵展开的地界真大,完全包容其他神灵的权责。如有轮回,众生皆入地狱永世不得翻身,因众生有大罪。
生就是一种大罪,掠杀,侵占。
佛教修行,修到最后就是无,无思无想,清静自在。
这样看起来就很矛盾,刚入教的时候教你如何信教修行,修行到最后,却告诉你不要相信,如果你信了就存在念想,心有挂碍。
纯粹的无是一丝不染,一尘不起,哪里还有这些杂七杂八的思想,没有就是没有,连念头都要抹去,怎么可能会放着佛这种大物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