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勇在家务农,哥哥当年通过高考在外工作。农村人没有旱涝保收的城里人的固定收入,靠天吃饭的成分多,常常投资下去却没有收成,就这还不算自己付出的汗水和心血。小勇和父母住在一起,有一年庄稼收了,这还可以,可也常常有欠收的年景,小勇在朋友的劝说下慢慢觉得自己养着父母,哥哥在外应该给他一些钱。
哥哥在外打拼,结婚生子买房,供儿子上学,儿子大学毕业工作了,又要帮着儿子买房,给儿子娶媳妇,家里添丁进口,哪样不要他花钱,钱花不到位都办不成事。哥哥那点死工资早就捉襟见肘,加上嫂子因病辞工在家,好在哥给嫂子交了十多年社保,到了退休年龄,国家还给她每月发不到两千元的生活费。
小勇的哥哥时不时回家,给父母一些零花钱,逢年过节还另外给的多一点。近年来父母年岁大了,生病多了,小勇把生病的父母往哥哥那一送就算完事,剩下的是哥哥送到医院就医、住院、拿药等费用全是哥哥管了,最后回到家小勇拿着发票报销,报的钱小勇觉得应该用来作为父母的生活支出,也就没有给哥哥,哥哥也不问,觉得自己不在父母跟前尽孝,小弟拿了也当自己尽了孝心。小勇农业庄稼欠收了,也找哥哥借,可一借就无了踪影,从不说好兄弟明算帐的话。哥哥也觉得自己能上大学都是父母供给支持的结果,父母年纪大了,也该回报了。所以,只要父母和弟弟过的好,他全当尽孝了,也从不追究。
有年过年,哥哥的儿媳妇生了孩子,他们两口子去了儿子家看孙子,没回老家过年,哥哥给了弟弟两千元说是用于购年货的开销,可过完年哥哥回到老家才知道小弟根本没给父母买年货,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买了不少。哥哥就找小勇理论,说他没有感恩之心,不懂得自己的付出和对父母的一片孝心。小勇也觉得委屈,说你一年到头很少回来,你买点东西送点钱算什么。
慢慢地,哥哥不给弟弟钱了,想着自己对父母的一片心意和那么多的付出,而且对弟弟的付出从不求回报,只想着弟弟在家多孝敬父母一些,也替自己尽孝了。可自己弟弟不知道感恩,还说自己不好。此后父母需要什么,他在网上一买,到时弟弟只管取快递,同时自己周末节假日也尽量多地回来几次看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