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忙完已经很晚,打开微信看到朋友圈里老同事的一条说说,笑了,这说的不正是我天天经历的状态吗?你说这孩子,不对他下狠手,他就对你的话当耳边风。对他下狠手,他可能还是对你的话当耳边风。做父母的,常常是这样纠结着,打还是不打?打怕是没能改变孩子,把熊孩子带回正道,还把亲情给打没了。
这不,每每丫头放学没有准时回家,我都在心里默默的想着,等会准备好藤条,一定把这丫头给侍候老实了。可是她一回家,凑过来甜甜的喊上一声老妈,心里那个火气早就被浇灭了。只能是安慰自己,养育孩子不就是这样的吗?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就是这样的吗?让你生气,让你抓狂,让你欢喜也让你忧。她可能不会按你给的模子,成长为你期待中的样子,可孩子就是在跌跌撞撞中长成她自己的样子。你只要接纳,欣赏,并时刻关注和提醒也就是了。养育孩子需要付出时间,精力,还有一些克制。
就象昨晚,我在楼下忙着最后几件毛衫的缝合。我就是有这臭毛病,差一点就干完的事我就必须卯着劲儿干完才行。孩子爸爸左手一个娃右手一个娃从楼下下来,边走边说:“大的闹,小的闹,你说怎么办?”我充耳不闻,装没听见。待他走到我身边再重复一句时,我才抽空回了句:“你看着办,你上班时我也是带这两娃过来的。”
待到忙完手里最后一件货,松了一口气。然后赶紧上楼帮孩子洗澡。小娃娃还不会坐,被爸爸扶着躺在澡盆里,享受温水浴,伸手蹬腿的,很是高兴。这大娃娃呢,站在洗手间里,左搞一下右搞一下,伸手要去按水龙头开关。爸爸出声制止她,可她趁爸爸不注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按下开关。这下挂在上面的花洒拼命洒水下来,爸爸怒了,伸出手在她脸上轻轻拍了一下。手上带着水滴,这下溅开来,落入她的眼睛里,她眨了眨眼睛,愣了一下,往我身边靠了靠。我瞪了孩子爸一眼,不出声,说好的,在孩子面前不争吵,不相互拆台。但还是低声嘀咕了一句:打人不打脸,下次注意了。
小娃娃洗好澡,我负责小娃娃,爸爸负责哄睡大娃娃。那个小娃娃饿极,还来不及穿衣服,嘴巴就往我胸口贴。没办法,拿被子裹着,先喂饱了再说。听他咕噜咕噜的喝奶,有种满足感,他满足,我也满足。直至两个娃娃都睡去,世界才算安静。我才能喝一杯水,站到窗前吹吹风,听听蛙鸣。虽然空间还是这个空间,风景还是这个风景,蛙鸣还是这个呱呱声,可心情就是不一样。孩子一闹,就焦躁,而还得忍着,好言哄着,哄着。
就今天中午,小娃娃要抱,大娃娃也要抱,两个一齐哭。你可以想象那画面吗?简直让人要原地暴炸,关键是还要做饭。我看我要变身成三头六臂的妖精才行。
还有你更抓狂的事,小娃娃刚睡着,丫头来逗弄大娃娃,她就哇哇叫,然后小娃娃就醒来哇哇哭。这个时候你还能忍住不揍孩子一顿吗?我能。
每天都是这样,醒来想打孩子,吃饭想打孩子,洗澡想打孩子,睡觉也想打孩子。可养育孩子不就这么个过程吗?种种心情还是收拾起来,孩子总是要渐行离我们渐远的。
养育孩子就是这样的,生气,暴躁,焦虑,担忧,也有快乐,幸福,满足,柔软,慢慢揉合起来,变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吧。
陪孩子走这一程,是缘…